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课教学设计的环节和难点

(2015-10-22 20:38:53)
分类: 家长学校(家校)
心理课教学设计的环节和难点

心理课设计环节不宜太多
在心理课教学设计中,我们有时候会考虑到热身环节,导入环节,主体活动环节,结束环节,等等。看到丰富多彩的活动,又有些舍不得扔掉,所以环节就显得拖沓。其实,只要把学生带到某个环节中去,学生开始自我开放了,能够在老师的引领下进行深入的自我探索,我想学生们也就会受到很好的教育。当我们设计很多环节的时候,我们无疑会为了完成某些环节在赶时间,结果每个环节都走的不深,学生受到启发不大。听课老师也会觉得你在走过场,水过地皮湿的状态。学生上完这节课之后,留在脑海的是什么,可能就无从说起了。当我们的课在走心的时候,我们发现整个课堂的学生是那么的全神贯注,那么的投入,有的在深思,有的在感动,有的在看着老师,等等。开玩笑的没了,接话把的没了,嬉笑的没了,说闲话的没了,课堂被一种体验性的氛围凝固了。有时候,可能学生不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是内心体验确实相当丰富和深刻的。
心理课的问题设计是教学设计的难点
心理课问题设计,我认为是心理课教学设计的难点。心理课上,我们往往使用一些素材,或是故事,或是活动,或是游戏,或是视频,等等。这些素材所能提供的是一种情景,也就是在创设了一种情景,通过这种情景对学生产生一定刺激。那么,接下来,老师会针对这个情景设计相应的问题来促发学生进行分享。那么,对于老师而言,一个素材选择的目的是很明确的,想让学生得出什么答案,我们是有预设的。但是,如果教师不注意对问题的设计,即便是一个好的素材,也不一定能达到好的效果。目前,课堂问题设计出现的问题有这样几点:一是,提问太笼统,比如你听到这首歌曲后的感受是什么?学生的回答可能是五花八门,这会挑战教师的回应能力。二是,提问的太过具体或封闭。比如,你觉得是不是该好好珍惜时间?学生回答是。于是,没有下文了。三是,提问偏离教学目标。有些提问,虽然是针对素材的,但是不是指向教学目标的,比如听《时间都去哪儿了》这首歌,学生会听出父母养育子女的不容易,不知不觉就老了。如果讲时间管理这种课,用这个歌曲,不注意问题的引导或者过渡,学生容易偏到感恩父母的教学目标上去。后面的分享也会是感恩父母的基调。我们该如何问,我感受到这是个难点。四是偏离学生的生活,不接地气,问了之后,学生因为没有任何经验,结果不好回答老师的提问。所以,要注意问的学生有话说才行。五是,问的不容易让学生自我探索。我们说心理课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深刻认识自己,洞察自己,改变自己。不断提一些讨论别人的问题,不容易让学生思考自身,除非让学生尴尬或者不好意思的问题,可以通过讨论别人的问题来投射自己。
每每提出问题,我们对这个问题都有心中的答案,可是孩子会说出什么,我们真的不知道。这就是预设和生成的矛盾,我们永远在期望自己的预设等于生成,为此我们很多老师对预设做出很多,期望以多胜少。可惜,学生的回答往往会超出我们的可能预设,于是这会让讲课老师感到棘手。对于这种情况,我们是可以理解的,我们面对这么多孩子,我们不可能都想到他们所想的,因为我们看不到他们的过去经验,看不到脑袋在想什么。但是,我们可以做到围绕自己教学目标展开,围绕教学目标提问,即便是有些问题被学生带到别的方面去,但是我们只要想着心里的目标,我们可以把问题再引导目标上来。这就是回应的技巧,是在合理设置问题之后的,巧妙回应技巧,这是需要练的,不是平素就能具备的能力。
欣赏更多美文,请关注“安详心灵花园”“安详心灵花园”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心理学、原创文学作品与各类生活文章。咨询领域:婚恋情感、子女成长、人际交往、压力疏导、自我认识、性心理问题等专业咨询服务。咨询QQ1457240652,关注“安详心灵花园”按账号查找axxlhy,或直接搜索安详心灵花园即可关注。也可直接扫描下图二维码添加微
心理课教学设计的环节和难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