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1月阅读书目: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卡尔维诺《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

(2014-11-01 13:48:06)
标签:

杂谈

王小波

卡尔维诺

一个旅人

沉默的大多数

分类: 读书笔记(评论)

               11月阅读书目: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卡尔维诺《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
  读了王小波的《白银时代》,特别是《我的精神家园》,他坦诚和独立的思想吸引了我。我有了阅读他所有书籍的兴趣。11月继续阅读王小波的书《沉默的大多数》,还有一本卡尔维诺的书《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王小波很欣赏卡尔维诺的作品,他在,<我的精神家园>里不止一次提到,我也喜欢卡尔维诺的作品)

    在阅读新书之前,先说说我读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的感受。从他的文字里看得出,他是有担当的学者和作家,他很珍惜自己的话语权。他在系列《域外杂谈》衣食住行环境里,道出了一个公民的社会担当和深切忧虑。最让我对他另眼相看的是他对待艺术和科学的态度。有篇文章,他从有人质疑林白的《一个女人的战争》少儿不宜谈起,谈到科学、艺术不属于福利事业,不应该以关怀弱势群体为主旨。这样的关怀没个底。科学和艺术的正途不仅不是去关怀弱势群体,而且应当去冒犯最强势群体,使得最强的人都感受到冒犯,那才叫做成就。以爱因斯坦为例,发表相对论就是冒犯所有在世的物理学家,他做的很对。艺术家也当如此,我们才有望读到好作品。比如杜拉斯的《情人》,卡尔维诺的《我们的祖先》,还有好多书都使我们深感被冒犯,总觉得这样的是好东西。对于王小波的这个观点,我也认同,艺术作品不应该媚众,不应该成为政治的御作,要立足人性。
  人们往往抵触对固有观念的颠覆性的思想,比如布鲁诺由于批判经院哲学和神学,反对地心说,宣传日心说和宇宙观、宗教哲学,1592年被捕入狱,最后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他勇敢地捍卫和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并把它传遍欧洲,被世人誉为是反教会、反经院哲学的无畏战士,是捍卫真理的殉道者。比如莫言的《丰乳肥臀》,他冒犯了众人心中伟大母亲的形象,一度被禁被批。但是我认为这正是特定情境里具体的母亲。莫言荣获诺奖之前后,国人对莫言的诋毁显示了大众对艺术的欣赏能力停滞在落后的固化的思维框架内。也难怪中国一直难以出现钱学森期望的大师,没有科技领域的诺贝尔奖……所以,要在科学和艺术方面迈入创新和突破,还需要国人拥有独立的思想,惟其如此,科学和艺术才会真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事实相反,我们受到所处的文化环境和体制限制。比如王小波为了能更加独立地坚守自己的思想,他辞去了公职。但是他的作品的发表和出版还是受到制约,他最早的作品发表和获奖以及出版是在海外。

    《沉默的大多数》是王小波的杂文,表明他自己对世事的态度。关于沉默,龙应台曾大发感叹,问中国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在国外住了多年,几乎变成了心直口快的外国人。她把沉默看做怯懦,王小波认为,这是不对的。国情不同,境遇不同,看法不同,允许人有沉默的权力。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是一部经典,我需要仔细阅读和欣赏。“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在马尔堡市郊外,从陡壁悬崖上探出身躯,不怕寒风,不怕眩晕,望着黑沉沉的下面,在线条交织的网中,在线条交叉的网中,在月光照耀的落叶上,在空墓穴的周围,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卡尔维诺用小说搭起迷宫与读者一起做起了文字和思想的游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