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爱玲《生活的意义》发表于2014年8月26日“河津风采”麟岛副刊
生活的意义
——读梭罗《瓦尔登湖》
赵爱玲
时间:2014-8-26 10:12:35 来源:河津新闻网 浏览次数:
1
http://sxhjb.com/upLoad/news/month_1408/201408261013012753.gif
三年前,我在一套青春读本《人类的声音》中,阅读到梭罗的《孤独》,久违的阅读快感使我对梭罗的介绍多看了几遍,知道《孤独》选自《瓦尔登湖》,此后就一直渴望阅读这本被誉为超验主义经典的作品。2010年10月份购得这本书之后就开始了期待已久地阅读。但是阅读并不顺畅,由于梭罗主张通过亲历亲为来获得属于自己的经验。所以我必须面对他细致而感性地叙述,阅读得有足够的耐心。读过第一章《节俭》之后,就基本适应了梭罗的叙述方式,渐入阅读佳境。在阅读中,我欣赏梭罗关于人要回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生活意义的思想。
http://sxhjb.com/upLoad/news/month_1408/201408261014267978.gif
梭罗认为,沉湎于物质享乐只会使人失去生活的真正意义,生活要“俭朴、俭朴、俭朴”,他把超过维持生活必需品(食物)的一切都叫做“非生活的东西”加以排除,要人们仅仅“吸收生活的精髓”。他认为,人必须不顾一切地听凭良知来行动;生命十分宝贵,不应为了谋生,而无意义地浪费掉。大多数奢侈品,以及许多所谓的生活舒适之处,不仅并非必不可少,而且还是人类思想崇高的障碍。就奢侈品和舒适之处而言,最明智的人过的生活总是比穷人更简单,更匮乏。一个人只有安贫乐道,才能成为一名公正而又智慧的人生观察者。
生活的意义在于追求精神的深度,通过劳动获得生活必需品之后,应给自己留下自由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对于梭罗而言,就是观察自然,体验生活。他说不要让谋生成为你的工作,而是让娱乐成为你的工作。要享受土地的乐趣,但不要拥有土地,梭罗用自己的实践实现了自己追求的生活。他用少量的时间获得生活必需品,然后用大量的时间去阅读,聆听瓦尔登湖畔的各种美妙声音,充分享受孤独,接待来客,种植豆田,欣赏村子,观察池塘,漫步贝克农场……他在亲近自然中丰富自己的体验,收获自由和思想。
在瓦尔登湖居住的两年两个月,梭罗并不是在隐居和退避,而是积极思考和沉淀。正如他在本书结束语表达的思想,他说离开这里就像我来到这里一样理由充分。也许在我看来,我还要过几种别的生活,因而没有更多的时间过那种生活。他想通过实验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充满自信地向他梦想的方向前进,并努力过着他所想象到的那种生活,那么他就会遇到在普通时刻里意想不到的成功。他将把某些事情置于身后,将跨越一个看不见的边界;新的,普遍的,而且是更为自由的法律,将围绕着他并在他的内心把自己确立起来,而他的生活将获得一种更高级的秩序的许可。他能在多大生活上简化他的生活,宇宙的法律就能多大程度上显得不那么复杂,而孤独就不再是孤独,贫困就不再是贫困,软弱也不再是软弱。
简化生活,就会冲破束缚,化有界为无界,心灵自由飞扬,精神富有。用我们老祖宗的话说,就是“莫能与之争”。
反观自己,这些年我把生活当做了苦役。其实,我每天可以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一整天安静阅读或者漫步或者写字,没有纷扰。当然,我没有能力去大自然建造自己的小屋,但是安静的休息日使我拥有了精神层面的“瓦尔登湖”。虽然没有过多过深的体验,但是也获得了小小的幸福感。当轻松下来,开始悠闲地有意识地生活时,会体验到生活的意义。
地址:山西省河津市实验中学赵爱玲 043300
邮箱:sxhjzhaoailing@126.co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