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亮平:是什么让她活得那么艰难——读赵爱玲中篇小说《星星的天空》
(2014-04-02 19:09:51)
标签:
赵爱玲中篇小说星星的天空2013年都市第12期阿朵薛亮平 |
分类: 他人评我(评我) |
自从我的中篇小说《星星的天空》在《都市》2013年第12期发表之后,收到热心文友的点评与解读,有已经发表在《都市》2014年第二期的山东文友阿朵的《失去天空的星星》,今天收到文友薛亮平的点评,感谢赏读!
我看了一遍文友赵爱玲写的小说《星星的天空》,是在网上看的。挺好的文章,在电脑屏幕上看得很不过瘾。找了发表有此小说的杂志,拿起铅笔,细细再看。我在感叹着,我在记叙着,我在写着自己心海里涌起的狂澜,我或者停下来看看窗外,或者闭上眼睛平息一下情绪,我看下去,心情愈加沉重地看下去。如同看着眼前的人生,如同看着残酷却真实的生活,我艰难地看着,自然地想着,在文中我看到了自己,看到了千千万万的无奈无力的女人。我的心在痛,我的情绪是激动的,一直看到“星星的心里一紧,彻骨的寒意电击般瞬间穿透她的每根神经,她禁不住浑身打颤。”我的心也跟着被揪紧,再看到结尾一段“她看见一只小鸟,正摇摇晃晃地向天空扑棱着翅膀,小鸟的周围闪烁着无数颗星星……”我的眼泪不可抑制地冲出了眼眶。我推开杂志,站起了身,想让自己脱离这种心绪。我走到玻璃窗前,但心底的狂涛却减弱不下来,一阵阵想哭的感觉,是那么不由自主,不由分说。
是什么让星星活得那么艰难?
这是涌上我心头的一个问题。星星无疑是个好女人。她工作能力强,人品人格好。她不是事业型的女强人,她细细打扫儿子的房间,整理儿子的衣物,一次又一次,她是那么努力,试图做一个好母亲,但挽救了一个个学生的她,却得不到儿子的接纳。儿子对她,几乎是仇视。儿子学习上的退步尚且不论,这心理上的问题,对一个久做班主任善做思想工作、教学成绩也非常出众的教师来说,确实是一记无声的耳光。这种打击,这种挫败感,是足以让她对目前的工作越来越无力的。作为妻子呢,就是那么一个被星星的母亲认为因为不出色而可以拥有安全的再普通不过的丈夫,却沉溺于跳舞,当年追求星星时候的所谓的爱情,早已在不知不觉中变味。是什么时候起,他变得冷漠,变得无情,他开始爱和同一个女人在星星学生从上面跳下来的那座高楼里跳舞,而全然不顾水深火热的星星和迷途的儿子。有过类似经历的女人都知道,在让人为难的生活面前,一个普通女人的力量是多么弱小,她思想上的波动和迷茫又是多么真实和痛楚,所以,星星有了她网上的蓝颜知己,那个叫天空的、星星只见过一次,甚至都没有看清他面目的男人。这个虚拟的男人,可以给她虚拟的温暖宽阔的怀抱,可以让他体会到与人聊天的舒服,让她感受到有人分享与倾听的快乐。这于一个处于星星那样生活环境的女人,是多么需要,而这,似乎并不是很妨碍别人什么。星星不会去做第三者,这是她的道德底线,她只是希望在他那里汲取一点精神的阳光,让她能够有力量面对眼前荒芜干涸的生活。她没有丝毫过分的做法,甚至想法。但即便如此,那个天空也悄然撤去,不留痕迹,于她,又何尝不是又一记无声的耳光。星星何过之有?但是她,没有抱怨,没有责备,她还以为他是个有责任的人,值得尊敬。她还感谢他来过她的世界。
这样的女人,可以说是有品位高素质的,她没有损人利己的观念,她没有旁门左道的想法,她踏踏实实做自己的工作,管自己的家庭,她为人师表没有说的,她做妻子和母亲,似乎也没有什么过错。因为父亲是太阳,是被别的女人争抢的太阳,她父母的婚姻没有走到底,以失败告终。于是,母亲为星星定下了她看不上眼的、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现在的丈夫,但她的婚姻依然是差不多快要失败了。其实现在何尝不是一种失败。儿子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不能说与这个婚姻没有关系。不是说,问题孩子多出自问题家庭么。面对这样的儿子,面对这样的家庭,人到中年的女主人公星星,她伤心痛楚,她欲哭无泪,她的精神陷入深深的迷茫。她可该怎么办?
小说写到最后,星星已然无力承受这一切,她瘫软在残酷的现实面前。
……
我的眼前,似乎出现了无数的星星,我为她们心痛,为她们伤感。希望,这篇小说在描述现实的同时,让读者从中看到自己,看到自己的生活,能从中反思,寻找到更适合自己的道路。
谢谢赵爱玲,她用文字给我们的心灵带来了震撼。她用心体味生活,体察人情,感知平常日子里平凡人的喜怒哀乐,并用她的笔,饱蘸情感,向我们传达出一些有价值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