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回归灵魂

标签:
素养高贵心理疏导让教育回归灵魂河津赵爱玲 |
分类: 心理健康(心理) |
我在一线从事教育工作20年了,作为教师和为人父母的双重角色,我20年的切身体会是目前的教育,不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教育在功利化的轨道上正在偏离教育的原初。
有个朋友,一到假期就到处打听哪里的培训班出成绩,把孩子每天的时间安排得满负荷。甚至每天吃过午饭到下午一点半前还要到练字班练字。孩子下午上课的时候看上去疲惫不堪,无精打采。家长却说,这样孩子就没精力上网玩了。回到家,除了学习,不让孩子干任何活儿,孩子的衣服、袜子、房间整理都有家长越俎代庖,孩子的唯一任务就是学习。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也与孩子的成绩有关。孩子成绩好的时候就欢天喜地什么都满足,孩子成绩不好就大发雷霆,委屈抱怨,哭天抢地……
从一开始,孩子在心里就对学习有了一个不恰当的认识,以为学习成绩就是人生的一切。只有成绩好爸爸妈妈才会喜欢我爱我,成绩好才会有好的将来。心理脆弱的孩子遇到成绩不好,就会把考试的结果灾难化,或者一蹶不振,甚至抑郁轻生。有个高三学生,在一次模拟考试中退步了10名,觉得无地自容,精神崩溃了;有个临近高考的尖子生,考试没能进前五名,父母说了几句,孩子居然喝药自杀而亡。
我曾经质问过一位家长,你是要孩子健康成长还是成绩,她居然斩钉截铁地很干脆地说:“成绩!”我问:“你这样逼着孩子满负荷补课,不怕把孩子逼出病来?”她不以为然地说:“出了问题再治!”
在一次心理活动中,有一个中等师范学校二年级的男生可能因为一个词语触发了他的心理创伤,他忽然很激愤地站起来,哭喊着:“老师,我恨我小学的**老师,我要杀了他,我要杀了他!”他揪着头发,旁若无人地歇斯底里地哭喊着:“**老师,你等着,我现在还杀不了你,等我长大了,我和我弟弟一起杀死你。”我把男生单独叫出来,引导他倾诉压抑已久的创伤。在他委屈的哭诉中,我了解到男生小时候得过病,后来脑子比一般孩子稍微迟钝,同样的内容,别的孩子很快就会了,男生怎么也学不会,**老师就骂他是猪,糨糊脑袋,后来这些都成了他的绰号。他的小学一直生活在被同学取笑的屈辱之中。经过心理疏导,男生慢慢恢复了平静。男生最终认识到这种处理方式的危害,放弃了杀人的想法。我不敢想,如果这样的孩子,一旦带着积怨和心理创伤去成长,将来长大成人后,很难说,偶然的机缘不会引发他的创伤,导致极端行为,酿成害人害己的祸端。
社会上不时会发生一些平时佷蔫的人,突然发生危害公共生活的恶劣事件。那种深深隐匿在内心的扭曲教育像一颗炸弹,一旦遇到合适的火星,就会引爆成祸事。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里,成绩是评价学生也是评价教师的几乎是唯一的依据。学校和家庭围绕应试的指挥棒,使中国的教育走入了误区。
中国有句古话: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不是知识和认识的简单的堆积。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我们今天许多人眼里所谓的教育,严格说来仅仅是知识与考试技巧的训练。大多数学校和家庭都是在保证知识与技能的前提下,扼杀了其他的育人目标。这种教育是缺德的教育,是典型的“杀鸡取卵”!
教育不单单是学校教育,还有家庭教育。教育需要为人师者和为人父母者首先拥有高贵的灵魂和健全的人格。让教育从成绩回归灵魂,孩子才会拥有丰盈健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