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说修改记:《没》是一场完美的相遇

(2012-12-23 15:18:42)
标签:

修改小说

河津赵爱玲

文学

杂谈

分类: 中短小说(中短)

                      小说修改记:《没》是一场完美的相遇

                                   赵爱玲

    如果打个比方,小说《没》是一场完美的相遇,不过这场相遇很漫长。四年的马拉松。像一场充满考验与等待的恋爱。

    那是2009年的一天,我在新浪UC,百无聊赖的闲荡,偶尔进了一个心理房间,说实话,我对心理有兴趣。那时候,我还不是心理咨询师,也还没有打算系统学习心理咨询师课程。只是感兴趣,好奇。

    我记得是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作为游客,安静地呆在这个房间里。我看到有几个人在排麦,房间里有三个窗口,分别是:一个主持人,一个咨询师,一个求助者。房间里的人来自天南地北,用的都是网名,还有很多是没有注册的游客,像我一样。这个虚拟的网络世界,像一个很大的教室,我们坐在下面,看台上的三个人,准确说是听,但是也可以视频,有的主持人和咨询师就出自己的视频,我们可以在下面听,也可以打字表达自己的见解。有人会给咨询师评价,撒鲜花,鼓掌,也有觉得不认同的扔臭鸡蛋……那天,在那里,一个男士,因为家庭卫生问题就先后排了三次麦上去,我在下面听了下午的全部咨询,觉得很有意思,就虚构了这个小说《没》。

    用了一两天写完后,就存在电脑里,一直没有再做理会。

    后来,我在教学之余,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2009年下半年一直学到至今,心理学习是终生的,没有止境。我辗转在呱呱的不同房间,不断学习和接触更多的心理流派,平时在业余时间做在线咨询和地面咨询,接触到更多的个案。而那个小说,一直被我存封在电脑里。直到有一天,王喜兰老师在网络和杂志上看到我写的评论和诗歌,托徐小兰老师问我将来写作的方向,老师提醒我要集中一个领域,我说小说,于是就把那个小说《没》发给王老师,王老师做了部分的肯定,并善意地指出他的看法:艺术表现没有完成艺术设想。

    对于初写小说的我,还不能领悟到老师点拨的方向,最主要的是我仍然坚持自己的艺术表现,就这样,这个小说就一直放下了,上次发给《河东文学》的修改其实还是没有解决艺术表现的问题。直到这个周末,我突然觉得开悟了,发现了新的艺术表现,它可以使我的艺术设想更加完整。

    今天整整一个上午,我沉在小说里,一杯茶,一首轻音乐,和《没》再次相遇。很淋漓很尽兴的感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