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师的自我觉察
赵爱玲
本文首发网站:咨询中国网http://www.psyzg.com/article/5465.html
咨询界有句话说,咨询师走得有多远,就会带来访者走多远。心理咨询师需要不断成长。在实际咨询或者学习过程中,咨询师需要良好的自我觉察能力,善于发现自己的未完成事件,解决自己未完成事件。
在我的生活中,孩子自从进入初中,尤其是初三年级,几乎不和我说话,拒绝谈论与学习有关的话题。心里话更谈不上那个。作为咨询师,我很尴尬,也曾经做过很多自我的努力,不如改善自己的语言,放低自己,不干涉孩子的学习生活等,但是效果不是很好。我一直无法找到那个根结。直到有一天,我读到一个和我类似的咨询案例。我开始觉察到我内在的根。原来,和儿子的问题,源于和父亲的关系。那个心理案例说,一个女人因为儿子不理她,拒绝来自妈妈的关心,尤其是亲眼看到以及邻居反映儿子在外面受人欺负,儿子却不理会妈妈的关爱。女人因此食无味夜无眠,焦虑不安。他的丈夫,一个货车司机,给了她一张咨询师的名片。她在无奈的情形下,想要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一样,寻求帮助。咨询师说,她应该感激。她莫名其妙,感激什么?自己如此失败的妈妈,好像整个世界都在与自己为敌,都是那么不顺利。咨询师说,你把本应感激的人当做抱怨了憎恨了,问题就在这里。我恨谁?抱怨谁了?她想不通。在咨询师的暗示下,她意识到她一直抱怨自己的丈夫,嫌他没文化,粗俗,她一直憎恨她的父亲,自从结婚后出来没看过父亲,没回过家。给家里打电话也是父亲接电话,她就冷漠地说让母亲接电话。咨询师留给她一个作业,让她把对父亲的恨写在纸上,她写出来了,比如父亲对她的粗暴批评,一件件往事……咨询师又给她布置作业,写出对父亲的感谢。她虽然难受,但是还是强迫自己去完成,权且当做一种形式。咨询师接着布置作业,让她给父亲打电话,给父亲念自己的感谢。当她鼓足勇气拨通了电话,父亲一接上就习惯地叫她的母亲接电话,她给母亲说,让父亲接电话。父亲受宠若惊,声音颤抖。她对着父亲,念她的感激,比如由于父亲的劳苦使得他们一家人衣食无忧,使得她完成大学,父亲带着小时候的她到公园玩,给她买生日礼物……后来她听见母亲说,女儿,你给爸爸说什么了,爸爸哭得都崩溃了。原来,老年的父亲,承受着她不理睬的苦痛,和现在的她是如此的相似。他理解原谅了父亲。她的心里有从未有过的温暖和宁静,接着她开始在心里感谢丈夫。就在此刻,儿子回来了。他一看到她就开心地说,妈妈,他们找我打球了!她发现,今天好事不断,看来事情开始转机了。她很开心地听着儿子的喜悦,肯定这儿子。该吃饭了,她摆出碗筷,儿子要吃,她说等爸爸回来一起吃。儿子很惊讶,以前不是一直是俩个人吃吗?她一脸的感激,说爸爸很辛苦地为家劳累,我们应该等他回来一同吃饭。儿子很惊讶也很开心。我们以后可以同爸爸一起吃饭了!在儿子的心里,妈妈不喜欢爸爸,嫌弃爸爸,一直教导他不好好努力就会像爸爸那样无能受苦。可是在儿子眼里,爸爸是他最初的英雄和偶像。爸爸信赖儿子,儿子愿意和爸爸说话。可是为了讨好妈妈,不让妈妈生气,他就沉默了。沉默是对妈妈的阻抗。那天,丈夫回来了,看到他们娘俩等着他一同吃饭,心里充满感谢和温暖。那天一家三口边吃饭边聊天,从未有过的温暖和开心啊。晚上,她和丈夫谈了很多,感激使得她满脸泪水。他们相互分享相互安慰,从未有过的恩爱。她感受到生活的快乐和幸福。原来,是儿子的事情给了她一个唤醒自己的机会,她要感谢儿子。她原来是那么抱怨儿子不懂事啊。她要感谢儿子。在儿子的床前,她望着睡熟的儿子,在内心感谢儿子,100遍默念:谢谢儿子。原来,内心的想法和感受是有心电感应的,冥冥之中有轮回,没有处理好的感受会带进未来的生活。没有处理好的情绪情感也会影响到未来相处的人。
一个很及时的阅读,唤醒了我。那么我内心的恨在哪里?我觉察到,是与丈夫和公公的关系。在结婚最初几年,公公因为某些原因疏于家庭,没有承担起家庭的责任。从此失去在我心目中应该处于的位置。丈夫在最初几年,喜欢打麻将,这对我有很大的伤害。这些感受和情绪流露在我的家庭生活里。男性尊严的失落其实潜移默化间渗入到家庭生活。而儿子和爸爸的关系相对于妈妈是较融洽的。这与案例有点相似。我要向改善与儿子的关系,首先要处理的是与丈夫与公公的关系。学会感谢。除了感谢,还有实际的行动。
我想,我应该感谢儿子。感谢因为与儿子的关系,我要修复我以往的关系。关系是相通的。在实际咨询中,关系是处于第一位的。
2012-1-8
赵爱玲在线心理咨询室http://www.psyzg.com/consultant/9217.html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接受华夏心理咨询师执业资格认证培训和实务技能认证培训。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证书(OSTA)编号:
1005000008200325心理咨询师国家实务技能等级职业培训证书编号:YCSK1101004642
擅长:焦点短期疗法、叙事疗法、认知疗法等。咨询业务:学业困难、婚恋情感、亲子教育、人际交往、压力疏导等心理问题。
网络咨询QQ:1457240652(咨访双方备耳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