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津写字的女人
简单生活 安静写作
——写在“河津兰馨女子文学社”第二次聚会之时
徐小兰
一
炎夏火热的脚步终于渐渐远去,初秋清凉的裙摆也终于轻轻打开,为我们送来一年中最美丽、最惬意、最优雅、最丰满的季节——秋。
今天,2011年8月28日,我们“河津兰馨女子文学社”众姐妹,踏着早秋深情优美的旋律,趁着这温婉圆润万紫千红的宜人景色,欢聚一堂,以文会友。我们今天聚会的一个首要内容,是祝贺袁省梅、郝丽娟加入了山西省作家协会。现在我提议,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她们两位表示诚挚的祝贺,同时祝愿她们在成为省作协会员后有更好的作品问世,取得更大的成绩!
我们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钟情文字钟爱文学的文学姐妹,我们是一群愿意在文学中安放灵魂、用文字书写生命的执着的女人。这也是我们的人生和生命与他人有所不同的独特之处,是我们活着的意义,是我们生为女人在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之外的别一样女性风采,别一层重要内容。
我记得,第一次聚会时我说过:因为文学,我们走在了一起。在一个县级小城能有这样一个女子文学群体,可以说是我们倾情倾心致力与文学创作的结果,也是黄河岸边养育了我们的这片土地这个小城的骄傲。虽然说文学创作是极其个体的个性劳动,但是有这样一个群体,我们可以相互促进,相互鼓励,可以在聚集时碰撞出思想火花,激发创作热情。我们无意于与任何一位或同性或异性的同道者比大小比高低,我们只需要用心、用真情、用大爱来写作。
所以我们不必在乎我们这个群体的名称是“女子文学沙龙”还是“女子文学社”,聚集这个群体的建议其实最初并不是我,而是卢静、省梅、爱玲、明亮她们几位,只因为在这条路上我比大家起步早些,所以大家一致同意以“兰馨”为名,把我推上了扛旗子的位置。说真的,从一开始我就只愿意这是个“女子文学沙龙”而不是“女子文学社”,因为沙龙不需要有谁做领导。但是可能是出于顺口,或者是别的原因,筹备这次聚会的爱玲和蔷韵却不知不觉把“文学沙龙”改做了“文学社”。爱玲给我发来的电子资料是“文学社社长徐老师回顾文学社整体成绩”,如此一来,我再在电脑上与她来来去去地推辞和更改,似有虚伪和故做姿态之嫌,所以不如我们今天就再增加一个内容,大家议一议,推选社长副社长以及秘书长,反正是为大家服务,不拿工资也没有待遇。再不然,我们轮流服务。这件事稍后再议,咱们言归正传,还是先谈创作。
在这个群体中,我们每个人的文学创作都有了一定成就,也都有自己特点和优势,恰好似赤、橙、黄、绿、青、蓝、紫,姹紫嫣红;又好比自然万物风晴雨雪山水花草,或热烈、或沉静、或犀利、或厚重、或质朴、或空灵,众姐妹情思各异,文笔不同。
曹向荣的小说,文笔从容,描写细腻,儿时记忆和乡村风情在她的笔下如同一幅清新质朴的山水画,可触可摸,栩栩如生。从散文到小说,向荣的创作风格虽然并没有多大变化,但她已经水到渠成地完成了她写作体裁的从容跨越,并且可以小说散文并驾齐驱。她的小说两度被《小说选刊》选载,已经证明了她的创作实力,大家应该向向荣学习。向荣最大的优点是她的执着,她能心无旁鹜,静心写作。这一点,正是我今天做为标题着重要讲给大家的《简单生活,安静写作》。
赵爱玲早期是全面开花,长篇小说、散文、诗歌、文学评论样样都写,爱玲的创作热情很高,思维敏捷且精力充沛,她的写作关注面很宽,取材很广,但这也制约和削弱了她的创作能量。所以我曾经建议她要有取舍,不能再那样全面开花,事倍功半。近期观察,爱玲的文学评论已大有起色,令人期待。如果爱玲今后的创作真的能把主要精力向文学评论转移,那么这不仅仅对她是件好事,对我们大家,对整个河津乃至河东文学界,都可以就是件好事,因为文学评论是我们的薄弱环节,是我们的缺项,爱玲能够弥补这个欠缺,当然是我们多年的愿望,求之不得。当然,文学评论也绝非易事,爱玲需要多下功夫才是,要看许多专业的书,要消化许多被评论者的原作,这会消耗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然而无论如何,这件事虽然是我们大家的期待,但需要爱玲自己决定,决定之后要付出更大的努力。让我们现在先以热烈的掌声给爱玲鼓励,希望她能成为一个出色的文学评论家。
卢静的风格已经被山西文学界众多前辈及同仁认可,她的文笔雅致、空灵,语言独特而又优美。我一直觉得,卢静,就是为文学而生的,文如其人,用在卢静身上也最为贴切。她的安静,她的恬淡,她的与世无争,她的泰然自若,她的如水一般清澈自然的处事态度,都让人觉得她不为,实在可惜。好在卢静找到了她应该相伴一生的文学,卢静很用心,也很勤奋,近几年省内省外的文学刊物都有卢静的作品问世。需要提醒卢静的是,你不能只顺着大家的喝彩声一味的就这样唯美下去,我担心你一直这样,会写进死胡同。文字的优美和语言的讲究当然很重要,但是若一直这样没有情节没有人物也缺乏思想,终究难免让读者觉得空洞乏味。当然,我们有理由相信卢静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会给自己的文学创作增加新的素材和内容,也会拓宽她的思路。卢静的成长,真的令人期待。
李秀梅在我们这个群体里较为年长,她的人生阅历非常丰富,散文创作已成绩卓著。她很熟悉农村生活,从小桥流水到大浪淘沙,从历史事件到当下潮流,她都能尽收眼底,输入笔下。从年龄来讲,她比各位起步较晚,但她并不因此而焦虑,她的心态很好,与书为伴,与文学为伴,她知道这不是急功近利的事,对于文学,她爱得炽烈而又纯粹,所以她不急,文学是一辈子的事,需要执着,需要毅力,无须心急火燎说东赶东说西打西。据我所知,她正在准备长篇写作,但她的时间和精力有问题。李秀梅去年刚刚升级做了奶奶,小孙子要占用她很多时间。我想说的是:写作固然重要,但我们必须清楚,生活第一。我们首先是女人,然后才是女作家,一定不可以因为写作把自家的生活搞得一团糟。相信秀梅一定能处理好家庭生活和写作的关系,作家,即使暂时不写,也还是作家。过了这个时期再写,也不迟。
任明亮,在这个群体里,明亮她是最让我揪心,最让我常常为她纠结,为她惋惜。这次聚会推迟至今我也没催促,除了天气炎热,我主要还考虑,不想让明亮缺席。然而遗憾的是,即使我们的聚会推迟至今,明亮也还是没能赶回来。我已经设法通知她了,联系人说,明亮27或28号回河津,可我们没能等到。明亮的写作很有灵性,并且她写作她的出发点是对人性的思索和拷问,她的内心有着那么多的忧伤和渴望,从她的作品完全可以感受到她的迷茫她的忧郁和苦闷。明亮的作品,真诚、果敢、刻骨铭心,有彻骨的痛楚,有不死的信念,也有思想、有深度,但缺乏广度。明亮最大的问题是她对自己时间的安排,我总觉得她心里的事千头万绪,她觉得被她放在心里的一切对她来说都很重要,她不明白,一切都是重点,也就等于没有重点。如果明亮能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她的写作一定会有个质的飞跃。
说起省梅,自然而然地,大家都能想起她的小小说。我们认识省梅也是从她那次参赛的小小说开始,那篇小说很短,但味儿很足。所以我们几们评委虽然谁也没见过袁省梅这个人,却还是公平公正不约而同地一致把第一名给了她。后来省梅给我送来她一些作品,总体看来她的小小说已经很成熟,但是如果让她展开来,写得稍长写,那味道就被冲淡了些。我曾经为此想过很久,我希望省梅能从小小说扩展到短篇小说,但是省梅手中的那支笔却仿佛只为小小说而来。在她的小小说里,那些人物活灵活现,从她的描述我们几乎可以看得见那些人物和场景,她可以把读者带进她的小说情境,这样的写法很传统,也很见功力。尽管是小小说,但省梅的出现已经引起了山西文学界一些主要编辑的注意,她的小小说在省外国家级刊物发表不少,真是可喜可贺。希望省梅一如既往,最好是能在写好小小说的同时,又有短篇小说问世。大家都翘首以待,省梅不会让大家失望是吧?
郝丽娟其实可以说是“老作家”了,因为她写作很早,发表作品也很早,并且是国家级刊物。但是她可能是忙于工作,也因为身边缺少鼓励和动力,丽娟的文学创作一度搁浅。近几年她才重新拾笔,散文、诗歌几度获奖,并且出版了诗集《梦回唐朝》。丽娟的诗柔美、清新,而又不失大开大合、磅礴大气,她把女性的多情、睿智、温柔和刚烈恰到好处地融为一体收入笔下,读她的诗,或者读她的散文,你都难免会不由拍案叫绝。丽娟肯定还会源源不断有新作问世,我们的女诗人,祝贺你!
我们能歌善舞多才多艺的侯蔷韵去年的那篇小说《投毒》很让我意外。因为一开始从她的几次投稿并没有看出她具备小说创作的能力,虽然她的散文语言不错,她在音乐舞蹈方面的实践和对其它艺术的理解也对她的文学创作不无帮助,但是我没看出她可以写小说。所以当她把那篇小说发给我,说让我看看时我没太在意,但是拖了些日子我打开看过之后,一时间竟怀疑这是不是出自蔷韵笔下。当面与蔷韵谈过,才确信那小说真的是她所作,于是很为她高兴。她的《投毒》很快被《河东文学》发表,其实她若再做修改,省级文学刊物一定可以发表。蔷韵好像也是时间太紧,她的工作和她的心理咨询占用她很多时间。我还是希望蔷韵能合理调整和安排自己的时间表,别让其它事情占用了你的全部时间和精力。你的潜力,应该得到发挥。
许喜梅,笔名“心枚”。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她的这个笔名,因为这样的名字才贴近她本人。认识心枚很早了,大概是95年吧,那时我就在一次征文活动中注意到她的小说,感觉她的小说在那时就已经很成熟。后来又几次看她的散文,心枚的散文是具有人文关怀的大散文。她不只关注自己,也不只关注女性,她的情、她的心、她的笔,总在为家乡这片土地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父老乡亲而痛。在人人都只看到许多事物光鲜表面的喝彩声中,唯有心枚,在仰天长叹,在悄悄落泪,在为那光鲜背后的伤痛担忧。心枚的善良和敏感是深藏于心的一弯明月、一泓静水,她不善言谈,只把一切都埋在心里。这虽然毫无疑问地可以说正是文学女性的性格特质,并且也有利于写作,但我们并不愿意心枚总这样深藏心事过于忧郁。任何事情,任何情绪,我们都得把握一个较为合适的度。文学创作,正可以让你的思虑和情绪得以释放,得以渲泻。写出来,放松心情,我们希望心枚能轻松一些。有什么难解的心事,和姐妹们说说,好吗?
我已罗嗦不少了,就此打住吧。看姐妹们一个个风姿绰约、光彩夺目、优雅迷人,真想说那句已经被很多人说滥了说得我都不想再听的话:我们,是这片土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不!还是改改吧:我们不仅仅是在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美丽女性,还是家乡养育的一群崇尚真善美、视文学如生命的知性女人。
愿众姐妹心静、笔健,永远美丽,永远年轻!
二
安静写作
安静写作是我在作家群里与几位文友交谈时摘录的一些片段。对于热爱文学的我们来说,我们应该简单生活,安静写作。因为只有生活简单才能活得自由,只有活得自由我们才可能有时间有空间静下心来叩问灵魂安静写作。我们应该是精神丰满举止优雅对人世对生活充满爱意和悲悯之心的人群,我们的生活应该是诗意而又优雅,而诗意优雅的生活一定是物质简单思想丰富生存自由的生活,这在古今中外所有伟大的作家、诗人、哲人、艺术家身上都可以得到印证。所以说,简单生活、安静写作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生命态度,是作家和诗人不可或缺的优秀品质。
我所说的安静写作,并不是要我们割断所有与外界的联络,完全处于一种与世隔绝的封闭状态,而是指内心能有效剔除现世生活物欲横流的嘈杂与诱惑,忠实于自己的内心感受和体验,表达出最真实的灵魂之声。古语说,“小隐在山林,大隐于市朝”,即所谓隐士隐居于山林只是形式上的“隐”,并不是真正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心境,相反,在最世俗的市朝中排除嘈杂的干扰,获得心灵清静,却是“隐”的真正境界。偶尔寻找僻静之地写字,仅仅是一种形式主义状态,而安静写作则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生命态度,是作家和诗人不可或缺的优秀品质。
写作是世界上最孤寂也最需要智慧和耐力的职业,如同一个遇险者在荒漠上挣扎,没人能帮他,没人能写出他内心要写的文字。遇险者要全神贯注地寻找水源和方向,一个人与之对抗。只有这样,他才会从腹地走出,完成他的思考和生命的作品。
作家是特殊群体,我们应具有批判精神和悲悯情怀。并不是每个会写几篇文章的人都能被称为作家,一个真正的作家,不仅要有自己忠实于内心的文本,也要有自己的鲜明立场和人生态度,这是验证一个真正的作家创作生命最有价值的参照。
只有简单生活,安静写作,才有可能诞生不安静的优秀作品,不朽篇章。
还有,我们的写作一定有关注社会,关注底层人群的生活,要有批判意识,有力量。即使是水,水的聚集也会很有力。
已经有企业家哏我说过,愿意与我们联谊。所以我们以后的活动可能要去企业,参与企业文化活动,赠书给企业,多掌握素材。
从现在开始,我们要有一些促进式的写作,在规定时间内定同题小说或散文或者诗歌,还可以小说接力。山西省作协曾经组织过一次长篇小说接力创作,叫做《龙城故事》,我写的第十六棒,发表在《山西晚报》,每人一星期,每天一节,每节一千字。那时间逼着你必须要写,要不然报纸就要开天窗。
还有,如果条件成熟,我们要出版《河津女子文学丛书》。大家都来想办法,应该能做到。我们是河津文学创作队伍中的一支生力军,我们无意与男作家比什么,只要脚踏实地认真去创作,一定会取得成绩,在河津文学史以及河津历史上留下光辉、美丽、有力的一笔。曾经有男作家向我提议:为什么拒绝我们呀,我们也想加入你们的沙龙!其实我们以后可以邀请男性作家或者是理解我们欣赏我们也支持我们写作的男同胞参与我们的活动,不管他是什么身份,什么地位,只要他是真诚的支持我们,我们就应该欢迎。但有一点必须把握,不能让他们来捣乱。这不是笑话,我是认真的。大家应该明白我的意思。
下次的聚会,我们有可能要放在河津二中,届时我们姐妹有书的要赠书,或者赠自己发表了作品的刊物。河津二中校长张全民欢迎我们去,所以我们今天特别邀请了二中报社主编张艳玲女士,艳玲是科班出身,中文系才女,曾经在报社工作,文笔不错。二中还有个文学社,我们去时要和他们有所交流。
我今天想说的就是这些内容,请姐妹们再做补充。谢谢大家!
赵爱玲发言:
穿越时空的心灵牧歌
——读郝丽娟诗歌《放马滩断想》
赵爱玲
在郝丽娟的诗集《梦回唐朝》里,我最喜欢的是组诗《放马滩断想》。
在这组诗歌里,郝丽娟的文字超越了怀旧,开始深度自觉自省的心灵滋养,中年的她文字通透,情感淡定,富于激情。诗人以超强的想象力穿越放马滩今古,从生疏的故乡到辽阔的草原,从现在到大唐,从中年回溯到少年时代最后回到当下。时空流转中,一场心灵的放牧,故乡与异乡的情感倒错,坚硬的性格与拒绝妥协的碰撞,从压抑与排斥到昼夜不停地唱荡气回肠的牧马调,粗狂穿越孤独,在想象中一次次扬鞭策马,心灵在想象中得到缓解与释放,受到禁锢与束缚的诗人乘着文字的翅膀回到大唐的牧场,那里有自由与爱情,美酒与诗文,脱离现实的羁绊,天马行空,而马头琴、霓裳华服、燃烧的牛粪、千年草原终究是一杯历史与现实兑勾的酒,盛满落寞,当诗人趟过了一条叫岁月的河流,知道了生命中的有些风景只是瞬间烟云,最终会湮为尘埃,在当下日复一日的羊群、炊烟和灯火面前,相遇、纠缠抑或错失不过是诗人自己用想象制造的一场幻觉,此刻,顿悟的诗人跋山涉水之后,放下疲累,安卧在一朵露水之上,脱胎换骨,聆听幸福之音。
这组诗歌有6节组成,每节10行,从形式上看,构思精巧,富于结构美与韵律之美;语言富有张力,时而粗犷奔放,时而呐喊,时而歌吟,热情而亲和;从气势上看,大气而不失深沉。从内容上看,纵横今古,情感跌宕起伏,奔放跳跃,出入洒脱,从掩饰不住的野性到桀骜不驯到分不清历史与现实的感觉错乱的落寞,再到穿云破雾之后安卧露水之上的彻悟与安详,叙述节制有序,收放自如,彰显出诗人有着很强的文字驾驭功力。
赵爱玲
:温柔的匕首——读袁省梅小说《不欠》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d92bf10100qbz4.html
侯蔷芸配乐诗歌朗诵:《梦回唐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