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的匕首——读袁省梅小说《不欠》
(2011-05-07 18:12:29)
标签:
文化文学原创小说读书 |
分类: 读书笔记(评论) |
——读袁省梅小说《不欠》
袁省梅的小小说千字左右,方寸之间彰显人性。她的小说取材乡土,之前的小说多刻画人性的温暖与感动,而《不欠》从温暖开始陡然揭开质朴醇厚的外衣呈现出不堪的丑陋。令人不禁打了个冷颤,一声叹息,唉!
小说一开始就把一个憨厚老实大方懂得感恩的光子推到了我们的视线里:
刚吃了早饭,撂下筷子,光子就紧催慢赶的嚷老婆手脚麻利点,说,多装上几个软柿子,张老师爱吃。
老婆哦了一声,摔下抹布,从布袋子里掬花生,一把一把。
光子咣咣过去,给张老师又不是给外人,看你小气的。说着话,就夹起布袋子倒,哗,竹筐一下就满了。光子的“倒”与老婆的“一把一把”,这一个字就湿润了我的眼睛。那不就是我们的老乡甚至我们自己对待恩人的虔诚劲儿吗?那么光子为什么这样感激张老师?
今年夏天,光子的儿子考上了大学,眼瞅着开学日子到了眼眉前,可学费凑来凑去差两千,亲戚邻居能借的,光子都张了嘴,还是弥补不够,急得光子满嘴的水泡,喝口水都嘶嘶的疼。
张老师是娃初中班主任,肯定是听说光子娃的学费凑不够的事了,一来,就掏出两千块,放到柜子上,说,不要耽误了娃开学报到。
哦,这样。张老师资助了光子考上大学的儿子2000元。解了光子的燃眉之急。那么交不起学费的穷人光子用什么来感谢张老师?土特产。他怀着十分赤诚,并且特意穿了新衣,去给张老师送特产。光子能有这份心这份情,张老师的资助值得了。
可是,光子又背回来了,而且还是气呼呼的。怎么?张老师不在,还是不收?
光子的脸红一块黑一块,绿豆似的小眼睛愤愤的,给他干啥给他干啥?不给了,我还要吃哩,卖,也能卖几十块钱哩。
唉,我说,这光子咋这样说张老师呢?张老师有什么地方让光子嫌恶了?接着瞧吧。
光子叫老婆少废话,撑开袋子,哗,竹筐里的花生倒到了袋子,绿豆也倒进了瓮里。
还是那一个“倒”字,但是此倒非彼倒也。张老师有什么得罪光子了?还是这2000元来历不明,有猫腻?我心里还真有点忐忑。我可不希望张老师有什么事儿,他这么善良的人,再说了我也是教师,2000元这可是一个教师一个月的工资,养家糊口的吃饭钱哪。
“钱是钱,花生是花生。张老师不是给咱一家钱了,他还给前巷小根娃和巷头二毛娃钱了。村里考上大学的娃娃,他都给钱哩。”
光子说,咱不欠他的。他都给哩嘛。
还不仅如此,从此,光子在巷里街上见了张老师也是想理不想理的,有时头一撇,装着没看见,面碰面,却黑着脸,咣咣地走了。光子在心里说,我不欠你张老师的。你张老师又不是独独给我娃一人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