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爱达到一个极致,就不再满足于自言自语,不再满足于自我迷醉,希望听到来自文学的真正负责任的声音,那不是小心翼翼的呵护,也不是诚惶诚恐的慎言。
很幸运,听到了来自文学的声音。
感谢雪城老师的直言。收藏,自勉。
三月书:《留点空白留点想像》
雪城

十二月书之三[图片来自网络]
■草湖的雪■
谁都喜欢花开的样子,那是纯粹的自然之态,是美丽的绽放。
三月的气息最宜于肺部的呼吸,新鲜而舒畅的感觉注定要释放所有的激情。
花开了。
柳绿了。
脱下一冬的厚装,我们开始快速奔跑,轻装上阵的脚步摧动着阵阵春雷。下雨了,无声的雨。酣睡的梦境也幻生出奇妙的想像。
春天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当然了,你无法阻止她的热情和她充沛的思想往外泻露。她就是那样一个有着火热激情的人。一个在业余时间不断写文学作品的人。
她就是赵爱玲。一个教书育人的老师。她是我所见过的最勤奋的写作者。《留点空白留点想像》只是她所有写作中极少的一部分文字。她很用心地编排了这本书,她很高兴用这本书来总结自己的写作。每一篇文章都是她精心挑选出来的,写亲情写友情写生活的片断感受,一物一景,一人一事,她都渴望在自己的笔下成为生活的映照。
她匆忙在自己的写作中,用热情、用心血来完成她对生活的热爱。
不知道她读过多少书,她的每一篇文章都有知性的语言流露。
她用文字感化着自己,也用文字完结着她对生命的尊重。
也许她生活的空间太过于狭小,她虽然渴望用自己的心声去表达自己的愿望,但她总是那样地匆忙,舍不得沉淀自己,以致于她太过于理性地思考问题,使自己失去了感觉的发现。也许这就是她的方式。也许在这种致命的方式里她还没有回归文学的原态,她什么时候能认识到这一点呢?
当我写出以上文字的时候,我很害怕,害怕我的语无伦次的表达会刺伤一颗滴血的心灵。但正是写出了上面的文字,我才发现赵爱玲对文学的热爱是许多人都无法相比的。爱不用言说,它是我们活着的动力和源泉。
生命固然珍贵,比生命还珍贵的东西就是我们心中的理想,它是我们活着的唯一理由。
若每一个人都能象赵爱玲那样热爱生活、尊重生命,不管我们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