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我的校园文学/原创青春校园心理小说教育高中女生考试自杀困惑生命成长 |
分类: 心理小说(长篇) |
看过《曼丽》之后,我被真情打动的同时也被作品本身的细节刻画,高超的文字影响力折服了,文字的魔力自内心深处弥漫了我的全部思想和灵魂。
我的与生俱来的灵性被激发了,我写了一篇《母爱,宇宙的深广》,刘老师在作文课上读了,很多同学感动落泪。
有一天晚自习,班主任刘老师叫我到他的办公室。原来是讨论办文学社的事,主要是讨论文学社的期刊命名事宜。刘老师建议了几个名字,我听了觉得都不怎样。
“那么,你说呢?”他问。
“涓涓溪流汇成大河,‘溪流’怎样?”我说,其实在很早以前,或者说是在我还是幼年时,当我读到作文书或者《儿童文学》,我就梦想着自己办一个文学社或者文学刊物,由于渴望以久,所以当它成为现实的一刻,我倒没了激动,而“溪流”这个名字,也是我记忆里反复存在的,所以就不加思索脱口而出了。
这种自信使刘老师有点惊讶。
“好吧,让我再想想。”他说。
…… ……
几天后,溪流文学社成立了,紧张的第一期溪流开始征稿啦。诗歌,散文,小说……向全校征集。
刘老师,“白头翁”,“乔丹”……都参与了校订刻写,是一张4开纸,正反俩面,是手写的油印小报。我的《母爱,宇宙的深广》被刊登在头版首页,“白头翁”的《月光下的思索》,写的很有意境。“孙医生”的诗歌《奋斗》,我记得是一位姓鲍的诗人写的,但我实在不好意思揭穿她。在这张小小的油报上,我发现了我们的班级真是人才济济,藏龙卧虎。
我这个人的激情,也只有文字才能激发起来,我忽然觉得生活变得绚烂多姿了,心理积郁好象被文字这束阳光照耀得温馨而又快乐。
我发现生活处处有美好的事物。在街上我给自行车打气时,遇见一位蓬头垢面的男人,他接过我手中的气管,几下打好了,我说:“谢谢!”他笑着直摆手,好象在说:“不客气!”
“跟他有什么好谢的?他是个傻子……”旁边的人说。
后来,我就写了一篇《傻子》,傻子其实并不傻,他的天性中的善良,常常被一些人认为是“傻”,傻子是因为执拗于一处,而“傻”,其实傻子都是某方面的天才,只不过有的显露有的被埋没了潜力。
我对一草一木,都以生命本质去认识,在我的笔下,一切都有了生命形式。我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热爱。我象个傻子似的痴迷于文字的组合。我对时下流行的诗歌和言情小说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从李丽影那儿借来了席慕蓉的文集,很快我就迷上了这位画家诗人。她不仅诗与画好,而且散文也写得很柔美。
席慕蓉散文的最大特色就是抒情风格,这可能是因为与她写诗的关系,文字敏感细腻,与其说是画家的散文,不如说是诗人的散文。她的题材虽然呈多样性,却统摄在一个基调之中,充满温馨同情,是一个爱者的世界,这与我有着惊人的相似,以写爱和对生命的尊重与思考为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