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学原创青春校园心理小说考试教育自杀生命成长 |
我的家庭是个九口之家的大家庭。爷爷奶奶,爸妈和我们姐妹五人。我在不到俩岁时,就与我的老奶奶生活在一起。那时侯,我们家十口人,四世同堂,每天都在一张桌子上吃饭。朝夕相处十四年,直到老奶奶去世。母亲生育了我,而真正养育我教育我的是我的老奶奶。所以谈及我的家庭,就必定要回忆我的老奶奶。
老奶奶大约生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后人称赵乔氏,幼时父母相继双亡,她与妹妹相依为命,十六岁嫁给当时已二十八岁的我的老爷爷。老爷爷家境贫寒,又无手艺,每逢红白喜事为人洗碗打扫维持生计,是个令乡邻嘲讽的老光棍。老奶奶嫁进门,住在一口破窑洞里,家中除了俩床破被子和一个豁口瓦罐外,可谓家徒四壁。老奶奶一走出家门,立即招来乡人的指指点点:“看啊,大脚女人!”然后有人起哄:“大脚女人走一走,地动山摇要地震!”老奶奶就在大人小孩们的轰笑中旁若无人地“咚咚”地走过。
那个年代的女孩子裹脚是时尚,从五、六岁就开始了,用长长的裹脚布把脚牢牢地绑缚,使其永远保持五、六岁的大小,其间的痛自不必言。三寸金莲是淑女的标准,也是父母嫁女的荣耀之资。身世悲苦的老奶奶没有了父母,有幸免遭此罪,但大脚也成了她嫁不出去的理由。就这样,她在族人的撮合下,成了我的老奶奶。自从老奶奶来了以后,我的老爷爷再也没有给人洗过碗扫过地。
老奶奶跟老爷爷一同上山下地,在人们的讥笑里,她艰难地经营着生活。在这兵荒马乱战火连连的乱世,她和老爷爷攒钱建房、置地……她十七岁生下独子我的爷爷,爷爷天资聪颖,老奶奶在他六岁时请先生教他读书,天文地理史书礼仪书法数学样样都要学。十一、二岁时爷爷精通数理,打一手精彩的算盘,老奶奶把家中的财务管理权交给了爷爷,大事仍由老奶奶决策定夺。
老奶奶非常敬重有学问的人,让爷爷拜各类先生学习。她对文字十分恭敬,不允许家人把有文字的纸扔掉。爷爷十几岁时,通天文晓地理,懂易经会八卦,写文章作对联无人能比,乡亲过红白喜事以请到爷爷主持为荣。爷爷十七岁时曾经受命带领八万民工修建当地有名的吕庄水库,烦琐的土方数字都由爷爷用算盘打出。建成水库的第二年,政府请爷爷出任某地县长之职,被爷爷婉言谢绝。有次,我说起了某市长,爷爷笑着说,要说做官嘛爷爷的官要比他大,这我信。爷爷说:“父母在,长子不远游。”
爷爷是个有名的孝子,他常常给我们讲二十四孝的故事。我两岁随老奶奶生活,爷爷每天早晚到床前问候老奶奶,特别是晚上,爷爷是大队会计,即使回来再晚,爷爷都会坐在老奶奶的床头,说话聊家事世事,直到看着老奶奶睡下,为她盖好被子,方才离开。爷爷成为方圆百里的德高望重的通儒,这离不开爷爷的勤奋和灵性,但是不可置否,这也与虽然不识字,但是非常重视知识和礼仪的老奶奶的英明决策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
在老奶奶嫁进我家第五年,我家已是远近闻名的富户。当时,我们村有俩家大财主——东院和西院,我家是东院,老奶奶是东院大东家。由于西院东家生活奢靡,尤其是他的儿子整日吃大烟(鸦片)喝花酒,很快败落。解放后,我们家按阶级划分是地主。不过,请不要把地主等同剥削,不是所有的地主都是以剥削发家,也不是所有的地主都为富不仁。我的老奶奶白手起家,有着悲惨的童年,一生教导家人生活简朴,勤俭节约。她有一颗仁厚之心,每逢收获季节或遇灾年,她都会将粮食分给乡邻。乡人由鄙视——讥笑——叹服——尊敬,老奶奶成了十里八乡的“活菩萨”、大善人……家中唯一的一个长工是个孤儿,她视如儿子,同桌吃饭,成人后为他置地建屋娶亲成家立业。解放后,斗地主,斗死了很多人,西院的东家不堪忍受,上吊自尽,他的老婆也投井自杀。由于老奶奶和爷爷的善举,我们家人没有遭多少罪。
以上文字是我儿时在长辈的零碎的叙述中存留的记忆。每当看到影视片中在艰难困境中成功的女性形象,我就会想起我的老奶奶,想起爷爷和父辈眼里的老奶奶,也想起我眼中的老奶奶。爷爷生前就想为老奶奶立传,后因病搁置,我也早想写写我的大脚老奶奶了。我从两岁就被老奶奶抱在身边朝夕抚育,与老奶奶度过的十二年,影响了我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