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结束技能
(2009-03-11 16:14:03)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学技能训练 |
俗话说得好。我们干任何一件事,决不能“虎头起,蛇尾收”。教学也一样,要有一个好的开头,还要有一个好的结尾。结尾虽然只是言简意赅的三言两语,但是它所起的作用则相当重要,决不可轻视,这是教师应当掌握的基本功。
结束技能是教师结束教学任务的方式,是通过归纳总结、实践活动、转化升华等教学活动,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及时的系统化、巩固和运用,使新知识有效地纳入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同时可以检验教学效果,促进继续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掌握新知识的愉悦。结束技能不仅广泛应用于一节新课讲完、一章教材学习完,也经常应用于讲授新概念、新知识的结尾。
1.归纳式结束
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动脑动手,总结知识的规律、结构和主线,及时强化重点,明确关键。这是生物课堂结尾最常用的方式。小结时,可采取“纲要信号”、概念图或列表对比等方式,引导学生以准确简练的语言归纳概括知识的结构和主线,及时强化重点,明确问题的关键,及时归纳和总结。
2.比较式结束
将新学概念与原有概念,或者将并列概念,对立概念,近似的、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比较,找出它们各自的本质特征或不同点,它们的内在联系或相同点,把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的高级阶段,通过比较能使学生所学得的生物学知识,由繁化简,由多化少,以便更准确、更深刻地理解这些知识。如,生物教学中,在掌握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知识的基础上将各种生物加以比较。通过生物个体间或群体间的比较,能从中看出各类生物的特性和共性,洞察生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揭示生物发生和发展规律。
【再如】 在生理活动方面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等都可通过比较来结尾,以便更准确、更深刻地认识其本质。
3.活动式结束
4.练习式结束
5.拓展式结束
即深化理解主题,延伸并拓宽知识面。
【例如】 某老师在讲“叶序”以后出示了盆栽的天竺葵。稍倾斜着花盆对学生说:“你们可以看到,天竺葵相邻两节的叶片总是互不遮盖的。在植物界中,无论叶在茎上着生的次序属于互生、对生还是轮生都是这样,这叫叶镶嵌,这种排列方式使植物能获得更多的阳光。”接着她又说:“研究植物的结构和功能是非常有趣的,模仿生物来设计新型建筑物,在今天应用得很广泛。例如,数学家研究了车前草的叶,发现它的叶子是按对数螺旋线有规律地排列的,每片叶子的夹角是137°30′28″。这样的排列,每片叶子都会得到充足的阳光来进行光合作用。叶的对数螺旋线排列是采用光面积最大的排列方式。有人根据车前草调节叶片接受日光辐射的原理,设计了几十层大厦,使每个房间都能得到温暖、明亮的阳光。”这样的结尾,不但复习巩固了教学内容的要点,而且还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引起学生对生物学更加浓厚的研究和学习兴趣,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6.悬念式结尾
7.串联式结尾
8.激励式结尾
9.发散式结尾
1.及时小结和复习巩固
心理研究表明,记忆是一个不断巩固的过程。由瞬时记忆到长期记忆,有一个转化过程,实现此过程最基本的手段是及时小结,周期地复习。因此,在讲授新知识接近尾声时,要及时小结和复习巩固,并使之条理化,尤其讲授那些逻辑性很强的知识更应该及时小结,复习巩固。
2.紧扣教学目的,提示知识重点
课堂小结要结合教学目的和内容、重点和知识结构,针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以及课堂教学情境等,采用恰当方式,把所学新知识,及时归纳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小结要精要,要有利于学生回忆、检索和运用,并形成系统,而把课题内容扩展开来。
3.结束语要扣住题意,妙语生辉
一堂课的好结尾是“言有尽而意而无穷,余言尽在不言中”。
讲究结束语,可根据教学主题、特点,或用具有鼓动性、号召性强的语言把学生的情绪感奋起来,推向浪尖;或用含蓄、深沉的话语促人深思,让学生课后回味。
4.注意总结的深化和提高
重要的事实、概念和规律等结束时要进行总结深化和提高。
经过精心加工而得出的系统化、简约化和有效化的知识网络,能帮助学生把零散孤立的知识“串联”和“并联”起来,这样,知识才学得融会贯通,形成知识系统,使学生理解升华。
总之,结束可采取多种形式,既巩固知识又余味无穷,但结束的时间要掌握紧凑。
按照中学生注意力的品质分析,中学生注意力的最佳状态,可保持在30分钟左右,课堂尾声的四五分钟,是学生注意力相对分散和比较疲乏的时刻,如果教师不采取恰当的方法,就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这段时间里,如果再要求学生承担一定的学习负荷,就要靠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如,进行一分钟即兴讲演、一分钟记忆比赛、一分钟课堂发问、一分钟随堂小测验等。这些做法可以在短暂的时间内,使学生大脑快速运动,对所学知识进行记忆、思考、整理,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鼓励学生继续学习探索,运用发散思维,培养丰富的想象力。有些内容还要拓展延伸,进一步启发学生思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