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末三国时期桓姓人物

(2023-09-24 07:49:12)
标签:

三国时代

分类: 三国大全

梳理了《三国志》、《后汉书》中提及的桓姓人物,列个名单:桓阶、桓祐、桓嘉、桓纂、桓邵、桓谭、桓范、桓禺、桓威、桓元将、桓晔、桓虑、桓邻、桓治、桓发、桓彝yí、桓典、桓彬。其中桓范、桓典、桓阶都是较为知名的人物。

“桓阶字伯绪,长沙临湘人也”——《三国志·桓阶传》

桓阶,荆州士人,劝长沙太守张羡发动叛乱,在曹操与袁绍对峙时拖住了刘表。有两个儿子桓祐早逝,另一个儿子桓嘉,为诸葛恪在东关之战的战果添上一笔。此外,桓阶还有个弟弟桓纂,在魏国任职散骑侍郎

“初,袁忠为沛相,尝欲以法治太祖,沛国桓邵亦轻之”——《三国志·武帝纪》注解

桓邵,沛谯人士,对于曹操颇为轻视,最终自食其果

“桓谭、蔡邕善音乐,冯翊山子道、王九真、郭凯等善围棋,太祖皆与埒能”——《三国志·武帝纪》注解

桓谭,和著有《新论》那位不是同一人,不过两个桓谭都擅长音律

“桓范字元则,世为冠族”——《三国志·曹爽传》注解

桓范,作为沛谯同乡曾屡屡劝谏曹爽,高平陵之变前夕他还有着力挽狂澜的机会,只是曹爽的表现就值一句“曹子丹佳人,生汝兄弟,犊耳”

“嘉平中,谯郡桓禺为江夏太守,清俭有威惠,名亚於聘”——《三国志·文聘传》

桓禺,又一位沛谯士人,他在江夏太守任上表现不错,名声还能与坐镇此地数十载的文聘相较一二

“景初中,下邳桓威出自孤微,年十八而著浑舆经,依道以见意”——《三国志·王粲传》

桓威,虽然出身贫寒,却在18岁就著有《浑舆经》,足见其才干

“往者随军到荆州,见邓子孝、桓元将”——《三国志·许靖传》注解

桓元将,只是在王朗给许靖的书信中被一笔带过

“戊午,兵及东兴,交战,大破魏军,杀将军韩综、桓嘉等”——《三国志·孙亮传》

桓嘉,魏国将领,为诸葛恪在东关之战的战果添上一笔

“晔字文林,一名严,尤修志介”——《后汉书·桓荣传》

桓晔,即桓文林,桓荣的后人,被朝廷屡次征辟但始终拒绝出仕,汉末避乱交州,也在那里遭人诬陷丧命

“前司马桓虑因此招合将吏,欲共杀峻立英,事觉,皆见杀”——《三国志·孙登传》注解

桓虑,意图诛杀孙峻,再拥立孙登之子孙英,事泄团灭

“徽大将甘醴、桓治等率吏民攻岱,岱奋击大破之,进封番禺侯”——《三国志·吕岱传》

桓治,兄长桓邻试图劝士徽继续向吴国臣服被杀,桓治和其子桓发因此起兵征讨士徽。桓治与士徽和亲休战,后来在与吕岱交战的过程中身亡

“尚书桓彝不肯署名,綝怒杀之”——《三国志·孙綝传》

桓彝,案《汉晋春秋》这位也是桓阶之弟,不过是为吴国效力,命丧于孙綝之手

“典字公雅,复传其家业,以《尚书》教授颍川,门徒数百人”——《后汉书·桓荣传》

桓典,桓焉之孙,担任侍御史时与宦官频频争锋,因此留下了“骢马御史”的典故

“彬字彦林,焉之兄孙也”——《后汉书·桓荣传》

桓彬,也是桓荣的后人,他年少时与蔡邕齐名,因为得罪中常侍被免官,在光和元年逝世,蔡邕还立碑纪念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