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末三国时期史姓人物

(2023-04-28 15:44:13)
标签:

三国时代

分类: 三国大全

梳理《三国志》、《后汉书》中的史姓人物:史叔宾、史涣、史静、史阿、史弼、史郃、史氏、史璜。其中在后世较为知名者当属史阿,而史弼在《后汉书》中留有传记。

“史叔宾者,陈留人也。少有盛名”——《后汉书·郭泰传》

史叔宾,东汉时期的陈留士人,年少时就享有盛名,但郭泰认定他迟早为身败名裂,这也是他出现在郭泰本传中的原因。

“史弼字公谦,陈留考城人也”——《后汉书·史弼传》

史弼,史敞之子,也是陈留人士,官至河东太守,他向来不畏权贵,后被宦官侯览构陷下狱,直到汉灵帝光和年间才再次被任用,在任上逝去。

“袁绍运谷车数千乘至,公用荀攸计,遣徐晃、史涣邀击,大破之,尽烧其车”——《三国志·武帝纪》

史涣,沛国人士,曹操的中军将领,他和韩浩都是负责执掌禁兵,并且被封为列侯,两人也均为曹魏宿将。史涣在建安十四年逝去,有个儿子史静嗣侯。

“河南史阿言昔与越游,具得其法,余从阿学之精熟”——《典论》

史阿,曾随虎贲王越学习剑术,两人的记载都源自曹丕的《典论》,也是因为他教授了曹丕剑术。

“权及领南郡太守史郃等三百一十八人,诣荆州刺史奉上所假印绶、棨戟、幢麾、牙门、鼓车”——《三国志·文帝纪》注解

史郃,应该原来是季汉臣子,领南郡太守之职,随黄权一起投降了魏国,封侯的四十二人中就包括他。

“值京都乱,苗、隐见害,招俱与隐门生史路等触蹈锋刃,共殡敛隐尸,送丧还归”——《三国志·牵招传》

史路,作为乐隐的门生,在何苗、乐隐遇害后不畏艰险,坚持为乐隐收敛遗骸并还乡送丧。

“生皇子辩,养于史道人家,号曰史侯”——《后汉书·皇后纪》

史氏,刘辩曾经养育在这个“史道人”家中,“史侯”也因此得名。

“是时苍梧太守史璜死,表又遣吴巨代之,与恭俱至”——《三国志·士燮传》

史璜,汉末时期的苍梧太守,逝世后由吴巨继任。     作者:秉笔春秋吕书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