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元,生卒年不详,也有说法叫蒲元性,三国时期蜀国临邛人,就是现在的四川邛崃与蒲江县一带,蜀国著名匠师。根据《全三国文·蜀六》的记载,蒲元在蜀汉国丞相诸葛亮相府任职西曹掾,发明了淬火技术,提高了铁器的性能,而且是木牛流马的发明者之一。
蒲元锻造的兵器,重量比生铁轻便,而且坚硬度更高,韧性更好,并且非常锋利,用他锻造的刀切竹子铁珠,就跟切豆腐一样利索,有“神刀”之美誉,姜维写的《蒲元传》中记载:“以竹筒内铁珠满中,举刀断之,应手虚落,因曰神刀。今屈耳环者,乃是其遗范。”
北宋太宗皇帝赵光义曾经命令大批学者,编写了一本古代图书总集《太平御览》,里面记载了蒲元在斜谷给诸葛亮打造3000把大刀的事迹:“熔金造器,特异常法”。蒲元说必须要到成都地区取水:“言汉水钝弱,不任淬用”,他认为“蜀江爽烈,是谓大金之元精,天分其野”,乃“命人于成都取江水”锻刀。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走了一大段路之后,士兵们累得要死,在涪津渡口不小心打翻了水车,结果流失了许多的水,干脆加了涪江水合在一起,结果蒲元锻造的时候,“言杂涪水,不可用”,取水的士兵当然不肯承认了,“取水者犹捍言不杂,君以刀画水,云‘杂八升,何故言不杂?’取水者方叩首伏,云实于涪津渡负倒覆水,惧怖,遂以涪水八升益之。于是咸共惊服,称为神妙。”于是“蒲元识水”的名气一下子就传了开来。
蒲元不仅会打造兵器,而且是木牛流马的制造者之一,明朝崇祯时期赵无声所著《快史拾遗》记载:“蒲元造木牛流马,今人皆谓武侯所创。”唐朝杜佑《通典》说:“亮集督军廖立、杜睿、胡忠等,推意作木牛流马。据此,则蒲元诸人实创之,非亮自创也”。清朝张澍编《诸葛武侯文集故事制作篇》道,“孔明欲北伐,患粮运难致。元牒与孔明曰:‘元等推意作一木牛,兼摄双环。入行六尺,马行四步。人载一岁之粮也。’”大量的文献都认为,蒲元等人创作了木牛流马运输粮草,而不是诸葛亮,诸葛亮最多只是创作者之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