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你知道吗,开学典礼上你说,‘当初你在初中三年级的时候,曾一度地错误认为抽烟那就是帅呆了、酷毙了简直无法比喻了,抽烟那就是社会老大!一年后你才知道年轻孩子抽烟那是没有文化素养的体现。知道了只有多读书才是真正的帅呆了,只有炼精自己的师范基本技能才是真正的酷毙了,也只有团结同学向着一名教师的标准努力才是真正无法比喻了。’都上了我们的头条,自从开学典礼以后,我还有几个伙伴也戒烟了!”
午饭后,在操场溜达,遇到一个女生没事,我就让她陪我溜达。借机了解一下校园封闭这段时间孩子们的情绪,没想到她滔滔不绝地讲述对我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如何与他们心心相通等等……
“校长,咱们啥时候能够解封?”
“这需要看社会面是不是已经清零,具体时间我们要听从市区防指办。学校食堂、住宿、网课感觉咋样?”
“都挺好的,和平时上课没有啥两样。我们和我的朋友们都喜欢咱们学校的伙食,好吃不贵,今天的红烧肉可好吃了……”
“住宿生中,你一定有很多朋友吧?她们啥反应?”
“也有点想家,但是大家都知道,在校园里封闭才是最安全的道理,我们的父母都和我们说了,有视频想家也就不那么浓了。”
“老师一看你就在同学中很有威信,我给你布置一个任务,多和同学们沟通,我们高高兴兴地在校园封闭,一起战胜疫情!能不能完成?”
“好的,一定完成!校长我不陪你溜达了!”正好前面来了几个女生,孩子和我招手就走了。
回到办公室,敞开窗户,眺望着对面鳞次栉比的楼宇,想像那如瀑似练的连山河。天蓝得深邃,没有一丝云。沉睡了多天的心海,无端地在此刻泛起了回忆的涟漪,封闭后领导老师们的主动留校,学生们的一颦一笑,争相拥着浮现在蔚蓝的天际,我竟一时莫名的激动,走到电脑前,把这奔涌的情感洪流即时倾注在云端……
毕业28年来,先后在四所学校任校长,每次都以“裸奔者”的姿态,进入新职位。但是校园封闭境况的只有一次。就如我第一次踏上讲坛,第一次做主任,第一次做副校,第一次做校长……虽然隔着时间的万水千山,但记忆却鲜明如印。刚接到封闭校园的通知,我感到一阵颤栗与惶恐。
“国柱校长,我也住校吧,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我老头子也和你们年轻人一起并肩作战!”年近60的副校长张弘安排好老母亲,到校园主动封闭。董理、蔺克尧、廉伟平也相继赶到学校。学生科聘任教师时峰同志主动留在了学校……
我们成立了封校期间学校临时工作领导小组,进行了详细的分工。张弘负责学校住宿学生教学工作,董礼负责学校食堂保障、办公室工作,蔺克尧负责学生学生科工作,廉伟平负责后勤保障工作。我们分配了住宿位置,启动了封校应急预案,各主管领导制定封校期间部门实施方案……
12日,教务科制定了《致全体教师的一封信》、《连山区职教中心停课不停学实施方案》、《线上教学要求》等相关文件。在全体教师群提前对教师上网课相关进行了部署,建群、扫码等,耐心解答了任课教师各种问题,重新编排了《各班封校期间课程表》;13日开展线上教学,发布《致家长一封信》;14日《校长致学生一封信》,26个班级通过网络云端开启了主题为“云端聚信念,同屏共成长”的主题“云”班会,主要任务稳定学生情绪,解决学生的心中困惑;15日开展“拔河比赛”等活动;16日观看“党的二十大开幕式”;17日举行升旗仪式,开展个别学生座谈会;18日部分学生心理辅导……
从校园封闭第一天开始,哪位同学主管测温、流调;哪位同学组织全员核酸检测,哪位同学进行录入,哪位同学组织食堂就餐,哪位同学组织卫生检查、课间纪律,上课人数清查……孩子们都心里有数,及时到位,没有特殊安排,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都是那么井然有序。
徐子晴同学,为师生员工核酸检测进行扫码,她穿脱防护服、扫码、封管、封箱……有条不紊;刘佰哲、鲁航、李昌昊等同学负责安排各班学生核酸检测顺序、纪律等工作按部就班,张傲然、崔润露、赵雅鑫、王雅楠、戴金宇等同学负责楼层纪律,学生干部、舍务干部负责安排分时段排队打饭、学生文体活动、体温检测、班级点名、班会的主持和同学对话环环相扣……学校的每一处管理都留下他们淡定处事的身影,如果不是有职教中心这块标识,他们那种遇事不惊的处事方法,你根本猜不出是哪所名校培养出来的孩子!这就是教育,只有让孩子们站在学校正中央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这就是教育,她是在“随风潜入夜”中慢慢渗透,她是在实践行动中得到提升,她是在危急时刻才显示出学校日常管理的独特;这就是教育,她似盐,只有溶入水中才会慢慢融化。
**同学高烧了,宿管老师反复流调,确认为普通感冒,把孩子安排进了单独屋居住,为他们烧开水、测温、吃退烧药、搬行李、加被子,一直忙到凌晨,看到孩子们体温恢复正常了,宿管老师才回去休息,两位宿管教师尽最大努力为孩子们播撒爱的种子。我相信在这些爱的种子将来一定会如莲花般地绽放在学生的心里,经年历时,都不会从他们心中抹去。
“校长,我可以到学校和孩子们在一起。”“校长,如果谁挺不住了,我可以顶上去”“我是党员,我先上”“我家孩子读大学,没有老人,如果有需要我去学校参与管理”……校级领导、各中层干部、普通老师一个个电话带着温情传进了校园,传递着他们对我们的关心,对孩子们的关爱,对学校的关注……一时间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有这么多自立、可爱的学生,有这么多充满教育情怀的老师,有这么多爱校如家的领导……我们的学校不蒸蒸日上还等待何时?
28年来,我的春秋岁月就这样在学生与学校的流转中悄然流逝。我所任职的学校师生如同我种下的一棵棵树,他们在各自的方土上繁衍生息,开枝散叶,让我这个异乡之人,也幸得一片绿荫遮蔽,如归故里。
走在长长的教育阡陌上,那些已经成为社会主体的学生,让我有机会看到教育在经过岁月的淘洗、社会的浸染、生活的洗礼之后,究竟会呈现出怎样的效果;那些已经成为当地教育界优秀的教师,他们经过了一次又一次活动破茧成蝶、脱颖而出、涅槃重生,给学校带来厚积薄发的力量,让我感受到对教师培养重要性。也正因为所经历的每所学校都在爬坡过坎式的踯躅前行,让我深切地感受到教育的恒久与强大,也理性地认识到它的局限与绵薄。教育既不是可有可无的,也不是万能万灵的。
学校封闭的日子里,让我遇见了许多充满爱心的人和事,他们和我的心灵碰撞砥砺、相融相生。“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隔离所产生的缘分,让每一个经历者都值得永远记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