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批注促精读——语文科“智慧阅读”之五年级小课题实验方案
(2013-06-06 21:37:35)
标签:
教育 |
分类: 学习心得 |
以批注促精读
——语文科“智慧阅读”之五年级小课题实验方案
一、
语文教学常常会出现天天在上阅读课,花了时间,费了精力,但学生测验考试遇到阅读题解答,效果仍不理想。究其原因,反映出学生阅读只重情节,对语言文字的敏感程度过低,理解能力逡巡不前,内心的情感波澜不兴。如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走进文本,提高阅读能力,我们级组迫切想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突破阅读教学花时多,效率低的现象。为此我们提出了“以批注促精读”的研究小课题。课题提出来,我们将发挥集体的力量,共同进行探讨,共同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和验证,这样一定能把课题作实。
二、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批注式阅读历史悠久。所谓“批注式阅读”,就是指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随时在书页上用特定的符号或文字写下自己读书的所疑、所感、所想。批注式阅读时一种以问题研究为载体,以主动探究为核心的阅读实践活动,它遵循了阅读教学的要求和规律,是学生在自主状态下用恰当的文字与文本进行的一种创造性对话。
本课题研究通过批注式自主阅读有效模式及策略的初步探索,试图在实践中摸索出适合于小学中年级段运用的简易可行有效的批注阅读方式方法,引导学生借助批注开展阅读交流,初步实现生本、生生、师生之间的真正对话,并使之成为学生的一种阅读习惯,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使学生的粗略的阅读向精细阅读方向转化,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三、
(一)课题研究对象:天府路小学五年级学生
(二)课题研究内容:
1、小学生“以批注促精读”的方式及分类研究。
2、小学生“以批注促精读”的简易操作策略及评价方式研究。
3、小学生“以批注促精读” 初级阶段的典型案例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1、探求适合小学生运用的“以批注促精读”的简易操作策略及评价方式,激发学生进行“批注式阅读”的兴趣。
2、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批注式阅读方式、方法,在实践中促进学生养成精读阅读习惯。
3、汇集小学生“以批注促精读” 初级阶段的的典型案例,为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提供可借鉴的有效模式。
为了使研究过程更具可操作性,针对学生年龄的特点,我们制定了两个学期在课堂教学上的具体操作的目标:
1、第一个学期要求:
a、
b、
c、
d、
e、
f、
2、第二个学期要求:
a、
b、
c、
d、初步掌握从“内容――重点词――思想感情”的多角度理解句子的方法。
e、学会用重点词批注的方法。
f、能运用“感想式批注”、“联想式批注”、“质疑式批注”、“评价式批注”、“补充式批注”等方法理解课文。
四、
在教学中教会学生使用以下批注形式,并研究这些方法对于学生阅读理解的实际作用。
①“感想式批注”:帮助学生深入的理解文本,把握文章主旨,在实践中力求培养他们一根敏感的神经,这对于写作也是相当重要的。
②“联想式批注”:
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让他们能够由此及彼,能够自觉的由文本迁移到文外。这种阅读方法有注于学生知识的迁移、信息的归类整合。
③“质疑式批注”:对文本随时随地提出疑问,把握文章的重难点。
④“评价式批注”:对文章中的主要人物、事件进行评价
⑤“补充式批注”:对与文章有关的信息资料进行补充批注
五、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这些阅读教学的理念昭示:阅读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感悟、理解,学会欣赏与评价,提高学生主体的参与度。我们的小课题“以批注促精读”的研究,充分体现了课标精神。
在学习批注中,促进学生对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感知,对语文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精彩片段、重点语句,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批注方式,训练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力求使我们的阅读教学更有精度、深度与广度,阅读质量得到了提高。
六、
本课题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并结合进行经验总结法和叙事研究。
七、
(一)认识批注,体会作用
1、规定符号批注的种类及用法。
2、了解文字批注的类型及用法。
(二)学习类型,掌握方法
通过具体课例的学习,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规律逐步训练,重点掌握三种文字类型(感想式、联想式、质疑式、评价式、补充式)的批注。批注一般写在书的页眉页脚页侧,为提高效率,拟定采取以下三种方法使批注得到检查交流、评价提高:
1、借助投影现评。
2、小组轮流抽查(面批点评)。
3、小组交流互评。
(三)逐步深入,形成能力
进行多种类型相结合的综合性批注的训练,在自主阅读中逐步渗透,逐步运用,逐步掌握。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作课文批注,主要安排在学习课文的三个阶段进行:
1、课前预习自由批注。给学生自主阅读、自由表达感受的机会,使教师获得预习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原有的教学方案。
2、课中讲读专题批注。引导学生围绕课前感兴趣的热点、疑点、难点或教师设计的专题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探索。
3、课后拓展延伸批注。激发学生对文本深层次的探索,既是对原有批注的补充、修正、巩固和提高,又能作适当的扩展、以检验阅读效果,提高阅读能力。
(四)养成习惯,延伸课外
鼓励学生将“批注式阅读”由课文阅读延伸到课外阅读,增强学生阅读的深度,扩大学生阅读的广度。
1.利用课本后附的“选读课文”,进行课外阅读的集中指导。
2.指定书目的阅读指导。共同阅读《三国演义》,让学生将课内学到的批注方法迁移到课外书的阅读中,利用每周的课外阅读指导时间,进行指导、交流、展示、汇报。
八、课题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结合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各班的安装使用在本学年更加普遍,但对于阅读教学还是一项新鲜事物,在本课题小组的研究和学习下,决定尝试将电子白板投入阅读教学,充分利用其促进教学的优势。白板中,触摸屏代替纸笔,可以完整演绎教师示范步骤,可反复回放,帮助学生理解。学生可以更加直接地明确批注的步骤,当然也就有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在集体面前进行操作和尝试,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孩子掌握的情况和问题的所在,以调整并实施对策。其次,其他功能,如拉幕功能,可以增强神秘感,突出教学层次性;图层的遮蔽和拆分功能,可以利用图层,实现正误判断,增强交互性;放大镜、聚光灯,能够让视觉与专注更聚焦;对比功能,可以直观探索事物的区别,明确对不同事物的理解,而照相功能,则使记录更加便捷,便于保存、展示和交流。这些都可以在课题教学中进行有益的尝试。
九、具体分工安排
|
项目序号 |
具体项目细节 |
负责人 |
|
1 |
课题组负责人 |
|
|
4 |
方案制定 |
|
|
5 |
活动小结 |
|
|
6 |
课题指导 |
|
|
7 |
课题实践 |
全体成员 |
|
8 |
资料整理 |
全体成员 |
|
9 |
成果展示 |
全体成员 |
|
10 |
学期总结 |
|
十、拟形成的成果
2、学生在读书作记号的过程中能发展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形成独立的阅读个性,提高语文阅读成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