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生活中识字的课题研究
(2013-05-27 09:42:53)
标签:
教育 |
分类: 学习心得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背景说明:
识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九年基础教育中“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其中,一、二年级就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同时《课程标准》还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学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2、选题的意义:
低年级课程目标中识字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让学生养成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生活处处皆语文,让生活成为孩子的识字课堂,让孩子在生活中享受识字的乐趣。
二、选题的介绍
提出“在生活中识字”研究主要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与运用汉字的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凡是有文字的地方就有识字的机会,生活中文字无处不在。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现代传媒的极大普及,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学生生活面也日益广阔。识字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向课外延伸。
三、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识字的活动目的旨在让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认识字,通过小组之间收集资料认识汉字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可见。在父母的帮助下查字典、和父母一起去超市认识商品包装上的字,有能力可以做剪贴报、举行展览交流等活动来达到目标。
四、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参加研究性学习活动,经历研究的过程。
2、学生通过研究活动学会获取、收集、运用简单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3、学生通过和小组合作收集汉字做剪贴报的学习过程,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
4、致力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学习中学会认识汉字。
5、在运用汉字中得到启发,感受祖国汉字的魅力。
五、研究性学习的过程
1、动员和培训。激发兴趣,出示剪贴报范例引路,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
2、师生讨论: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哪些地方收集到汉字、哪些方法可以收集到汉字。
3、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在班上寻找合作者,并成立合作小组。
4、组内选出一名语文素养较好、组织能力强、有责任心的同学任组长,再由组长分工,组员各负专责,及时交流。
5、指导学生记录好收集的汉字。
6、利用报刊、动漫书籍、包装纸或广告牌的方式进行资料收集,小组以剪贴报的形式,推选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收集的作品。
7、评出优秀剪贴报作品。
8、小组交流写话的内容,推荐优秀作品全班宣读。
六、研究的预期成果
1、在课外能运用汉语拼音查字典、唱儿歌、看动漫故事书、阅读校园宣传栏、逛超市等途径认识汉字。
2、学生的识字量大大增加,能轻松进行课内外阅读
3、根据一年级小孩子的水平, 主要通过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大量的汉字,感受到识字的乐趣,能用自己收集的汉字写出一段完整而简单的话。
4、学生能制作一张精美的剪贴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