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文部首(转用别人的)

(2022-10-05 11:25:16)

作为一个中国人,最起码应该认识中国汉字,而今天,大多数人只会读会写,汉字最初的造字意图已经完全不知道了,这些祖先描述万事万物的符号原本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创造,文字者,经艺之本,因为不懂了,你不了解文字的含义,所以经典的回归也变得尤为艰难。想要真正的认识汉字,就要从说文部首开始,说完不少,一共540个基础基础,统领着几万个汉字,构建出完整的汉字系统。

 

第一个部首   一,一在我们已知的年份里,她从来没有改变过,就这一横既代表着数字一,也代表着万事万物的起源,说文讲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凡一之属皆从一,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在天地未分之时,宇宙混沌一片,道在其中生成了一,一就是最初那个一个从无到有的点,是一切发生的起源,在老子的道德经中,有一句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把一放在了首位,那么用,一的元素造出来的字也都有一所代表的含义,比如元旦的元,比如说天,巅也,只至高无上的主宰。天,元,吏

 

第二个部首  shang上下的上,所谓上下,就是上方和下方,职位地位有上下,人的辈分,有上下,时间的上下5000年,空间的上下求索,上和下是一个坐标的两个方向,最初的上字是甲骨文的上,先有一横代表坐标,在一行上面有一小短横,就代表坐标之上,代表上的位置,这就是甲骨文的上字,后来音字形易与一,二的二相混,就把上面的一短横变成了坚,后来有弯曲变化,慢慢形成了今天的上字。那么上指的是高处在人世间最高的地方就是天,所以古人经常用上来代表天,所以用上这个元素来造出来的字,也有高高在上的含义,比如帝王的帝,上面的两横是上,代表的高,是代表天来统治百姓的至高无上的主宰。是统治天下的人。

 

第三个部首    礻是展示,示现的意思,上古的时候,我们的祖先用祷祝,用牺牲,用鲜血,甚至用生命来献祭,用各种仪式祈求最高的示现,示是上天,是宇宙告诉人类的吉凶祸福人事征兆,甲骨文的示,好像古人祭祀用的祭台,小篆字形上面两行为上,指高高在上的神主宰,下面三坚就是代表的日月星三光,说文讲,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从二,三垂,日月星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凡示之属皆从示。这句话的意思是,上天用大自然的示现,使人明了祸福征兆,从而趋吉避凶,祖先知道观察日月星辰,在宇宙间运行的规律,就能知道季节时令的变化,看北斗星的旋转之春夏秋冬四季,看北斗星的位置,明东南西北方向,这个示是最高的示现,是神灵之示。用示所造出来的字,都有示的含义比如祭祀,祈求神灵庇佑,福,祈祷,这些由示的元素造出来的字都有求神灵示现之意,与祭祀,崇拜,祷祝有关。

 

第四个部首 他在中国人的人之中三有着非常特殊的涵义,他代表天地人代表着万事万物的完备,古人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说混沌太初的存在,整体是一,然后由太初混沌的一,分出天地二极,在天地二极之间,又生出人这第三个部分,天地人三者演化出宇宙万物,上面一横代表天,下面一横代表地,中间的一横代表人,所以万事万物由三而生,天地人三者缺一不可, 人有天地人三才,城市有三要素,天时地利人和,所以三我们经常认为是成功之数。论语说三思而后行,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个三指的是多,是一个概括的数字,也就是说,12不能概括的事物,我们可以用三来进行概括。

 

5,王 从古至今王就是统治者的代名词,甲骨文中的王就是象征王权的石斧来造,手持石斧的人,就是统领天下的王。后来,人们认为真正的王应该是圣王,是明君,是尧舜,禹汤这样的人,真正的王一定是得天授皇权,治盛世太平,让万民归心,是得天时得地利得人和的统治者,因此,古人造王子先化三行分别代表天地人中间用一树贯通,通天彻地,指能明了通达,天地人的人。用王造出来的字也都有王的意思,皇帝的皇,闰月的闰,是指天子闰月居门中。

 

67    玉是一种美好的石头,早在新石器时代中期,玉就走进了人类的生活。 古人认为玉是通灵之器,用作祭祀的礼器和随葬的冥器,中国人喜欢佩玉,在古代玉是君子身份的象征,古人赋予了玉道德价值,将玉的特征比作君子的德行,所以古之君子必佩玉,人们将玉石切成片,穿起来做成玉佩戴在身上。甲骨文当中的玉,字行就是三片或五片穿在一起的玉佩(丰),在金文中固定了用三片玉连在一起代表玉(王),后来为了更好的区别,王和玉,就在玉的下面或右侧加点,玉作为部首和王没有区别,但是含义是不一样的,比如珍珠的珍,珠宝的珠等等,这些犹豫的元素造出来的字都有珍贵而美好的含义。

jue,两块玉合在一起称为珏,班级的班其实就是珏造出来的,班,分瑞玉。珏中间加一把刀就是班,所以班的本意就是以刀分玉。

 

8,气  说到气,一定要追溯我们,古人是如何看待世间万物,如何去认识生命的?古人在观察世界的时候发现,天地间充塞着一种无形无状的物质,他贯穿万物以不同的形式聚散离合,古人用气来称呼它,气本指云气,后泛指一切气体,甲骨文用三行来代表云气,上下两横较长,中间一横滘短,与甲骨文三字的三横等长有所区别,春秋时,为了更加突出与三字的区别,就将气字上面的一横弯曲,战国文字的时,又将下面一行弯曲,这个字行就一直沿用至今。那么用气的元素造出来的字都有气所代表的含义,比如氧气的氧,氢气的氢等等,这些字都有气体的含义。

9,士   是是那种有能力做事的人,推一合十,天地之数,从一开始到十结束,能从众多事物中推演归纳一个根本道理的人就是士,承担最多责任担当最大道义,并由此成为社会的榜样,古有市民,士,农,工,商,士就是封建社会中最基础的贵族,也是最高级的百姓。比如壮士的壮,指意气豪壮而勇敢担当的人,中国的社会很大发展程度是由士这个阶层上的人推动向前,一般情况下,人们把士大夫阶层看成读书人。是是老百姓最尊重的一类人,也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壮,大也,我们经常说的壮士是指义气豪壮而勇敢勇担当的人,由事所呈现的字也都以担当和道义相关,婿。

第十1 gun,他不是指某一具体的事物,而是根据索要描述的意图勾画出来的一个字,他是上下贯通的意思,丄,高也,T,底也,l这个字上下相通也,在古人的认知中,能够贯通天地,人的就是王,三行分别代表天地人,中间的l指贯通,一贯三为王。中,内也。

 

1112 che ,屮屮cao,草和睦是最重要的,造字部首说文解字中,9353个字中艹部就有445个字,屮代表一株小草,是草的最小单位,字形是一茎二芽。说文讲,屮,草木初生也,象l gun出形 有枝茎也,无论是甲骨文,金文还是小篆,屮的字形都是一根草茎,两片小牙的样子。屯,难也。艹,不单生,两个屮为草,三个艹,就是花卉的卉,卉本指众多的草,说文中说卉,是百草的总称,后来也指花。

 

辱,上面是艹指百草,中间是辰,古人用农民翻土耕种的农具,大大的蚌壳造了这个辰字,说文讲,辰,震也,三月,阳气动,雷电振,民农时也,物皆生,也就是说,惊蛰过后需要耕种,耕种前要除草,这个字的字形下面是手,表示手持农具除草,说文讲,辱陈草复生,陈艹复生讲的是枯败中的草,又生出了一簇簇新艹,后来凡陈旧之物可复用者,皆谓之辱,隔宿之餐称为辱食,辱又指草席,草褥,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进步,棉麻物品出现就有了褥子,,薅拔除杂草的意思,也泛指拔掉,陈艹复生曰辱,因之除草曰薅,除草之器曰   

 

mang 4个屮,他的意思是草丛茂密,是远古时候的自然,那个时候大地上只有草木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芳草碧连天的景象,还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敕勒川。莫四个草中间一个日,是日暮的暮的初文,就是日落莽中,指日落时的黄昏,比如莽,字形为犬伏四草中,指猎狗逐兔藏于草中。比如葬,字形死在四草中,指古人死后埋葬在草丛中,这些字都与草丛茂密有关。

 大小的小通常是指面积,体积,容量,力量不及所比较的对象与大相对,我们的祖先用他们所能认识到最小的物质尘土细沙来造这个字,不仅指体积上的小,也代表渺小和微不足道,甲骨文的字形就是三个小点,像尘砂小物的形状,到了金文和篆书三点就变成了左右分开,中间一竖的字形,少,不多也,肖像小肉也,字形上面是小,下面是月,指的是肉,古人认为父亲是大,儿子是父亲身体中分出来的小,所以有小肉和大肉之说,儿子向父亲叫肖,不像父亲叫不肖,不肖子孙指不能传承祖先身上优良品德的儿孙。

 

是一个数字,我们的祖先认为数始于一而终于十,这十个数字都与天地对应,八代表着宇宙空间,古人对宇宙的定义是四方上下曰宇,往来古今曰宙,古人认为宇宙空间有上和下个四个方向叫四面八方,宇是指空间,宙指时间,我们的祖先画八卦来描述这八个方向的信息就是易,用这八个卦把天地间所有一切运行变化都描述清楚了,八是指八个方向,八极八荒都是指八方的极远之地。无论甲骨文,金文还是小篆八的字形,都是两条左右分开的笔画,像是分别相悖之形,所以经常被借来做分别相悖之意,公平的公,公平分也把自己的东西分出去,比如分开的分,分,别也,以刀分物。八所造出来的字都与分别分开有关。

 

bian,分辨也,甲骨文,金文,均象鸟兽的爪蹄足球迹,在古人的生活中,辨别动物的足迹非常重要,远古人类的食物来源主要为采摘和狩猎,而狩猎就需要猎手具有丰富的狩猎经验通过辨别动物留下的足迹之小动物的种类和运动轨迹。比如解释的释指分析解说,比如熟悉的悉,在用心辨别对事物知之详尽,这些由采bian的元素造出来的字都有分辨,辨别的含义。

 

半,物中分,八,牛相叠,物体一分为二,也是指物体的1/2,比如半径是直径的一半,半年是一年的一半。月已过半至一个月30天,已经过了15天,简而言之,从中间分开就是一半。比如肥胖的胖,只古时祭祀把牛分开一半的半体肉,也指广肉,体积庞大的意思,比如叛徒的叛指被叛分离,比如判断的判,刀分两半,明判是非,这些有半的元素造出来的字都与分开或一半有关。

 

牛,犁 牛在古代农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水牛的饲养在我国至少有7000年历史,古人认为手生畜中牛最大,所以说‘大牲也’,在古代祭祀中,牛的分配每人一份视为件,象角头三,指的是牛的两角和头加起来为三,封尾之形,封指牛肩胛隆起之处,尾是指下垂的牛尾,就是牛的形状,汉字中动物的构字只有牛和羊是画头的,这与古代祭祀有关,因为牛和羊是用砍下的头做祭品的。以牛的元素造出来的字都有牛的含义,比如物品的物,物,万物也,牛为大物,故物从牛,比如一半的半,半,物中分边,牛为物大可以分也。比如监牢的牢甲骨文里就是一个牛栏里关着一头牛。li是指li牛,还有一个发音读mao,同牦牛的牦。是指西南地区的长毛牛,这个字现在已经不常用了。

 

告,是把事情向人解说与陈述,告在甲骨文中的字形就是祭告的仪式,上面是牛,下面是口,口是祷告的动作,牛牛是献给神的牲畜,大家都知道陆游的诗句中,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也就是说,有了成绩和成功,要去告慰祖先的在天之灵,

 

口,口是人和动物发出声音的器官,口是用声音交流信息的器官,人类从口中发出的第一个声音就是嘹亮的啼哭,用哭声宣告生命的降临,口也担负着吃饭喝水的重任,另外,大家都知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口能成全一个人,也能毁灭一个人。所以我们经常说口吐莲花,用温暖的语言去温暖这个人。从甲骨文一直到小篆口的字形都像张口的嘴,古人认为只有人的口才是口的本意,所以称人,所以言其他动物的口只能进食发生,但没有语言,不能说话,嘴和口是有区别的,口是人张开嘴指吃饭和说话的功能,而嘴字是在口旁边加一个嘴,这个嘴是鸟嘴,强调这只是一个器官,我们的祖先告诫我们,对口的约束和管理非常重要,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告诉我们吃饭要注意饮食,说话要掌握分寸。 吃饭的吃,喝水的喝,唱歌的唱。由口的元素造出来的字都有,说话饮食之意。

kan口字去掉上面一横,坎字始建于战国文字,字形像深坑的纵剖面,两侧像坑的边缘,下像坑底,上像坑口,指凹陷之地,远古人类以地穴为居,挖浅坑造房屋,凿地为陷,用深坑来诱捕野兽猎物。当然,在生活中,坑不仅指陷阱,也可以是蓄水。关于这个字,历史学家都有不同的说法,许慎说,自行向张口之形,朱俊生,杨树打这些文字训诂学家都不认同,他们认为,像地面凹陷有深坑的样子,应为坎堑之象形,是坎坷的坎的本字,坎是很难逾越的深坑,后人也引喻指麻烦,变故。

xuan,两个口组成,为喧哗的喧本字,是喧嚣喧闹的意思,说明声音很大,喧宾夺主就是客人的声音太大,盖过了主人的声音,xuan字古同讼,讼,争也,是指法庭上争辩是非曲直打官司,单一的单,单指大,字形上面是xuan,当为大言也,由xuan元素造出来的字都有大声喧哗的含义。

哭,哀生也,因痛苦悲哀或感情激动而流泪,哭是一种发泄的方式,每个人都是用一声啼哭宣告到来,离开的时候,亲友们依然用哭声来送别。丧,亡也,由哭造出来的字大多有发出哀声的含义。

走,为行走之意,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仅‘走’部收录了85个字,和行走相关的字多达200个以上,行走的速度有快有慢,徐步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古文中跑起来称为走,走就是跑,何实该行,何时该走,古人是有严格规定。童蒙须知韵语中‘凡出入进退行,行步要安详,掉臂与跳走,客止殊不臧,唯有长者召,疾步却无妨,与此过舒迟,不似弟子行。用走的元素造出来的字都有走所代表的含义,比如趋势的趋,奔赴的赴,赶走的赶,这些由走造出来的字都有快步跑的意思。

止,是停止的意思。象形,足也,此字初文好见于甲骨文,字形像人的脚板,上面三根脚指头,下面像脚掌及脚跟,人的脚板所在之处就是止。彼此的此,指脚下之处,步行的步,两只脚走路,由止造出的字都与脚板和停止有关。一个脚板是指两个脚板是bo,也是个部首,两足分张足根相对而行,比如登高的登,比如出发的发,都有双足前行的意思。

步,脚步的步,荀子在劝学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在古代,人们以举足一次为一跬,举足两次为一步,所以步指的是一左一右两脚前后迈出,步是会意字,字形由左脚和右脚两个符号组成,像两只脚版一前一后的样子,古人用步来丈量,例如,新唐书地理志中说,皇城长千九百一十五步,广千二百步,说明一个城市的大小也是用步来丈量的,步不仅能丈量,距离的长短还能丈量人生,岁月的岁,岁字里面有步两个脚板,似乎在告诉我们沧桑岁月中历历在目的清晰刻痕,就是这一个一个的脚印。用步这个部首来造出来的字就有步的含义,比如跋山涉水的涉,指趟过大河,比如陟彼高岗的陟,指登上高山。这些用不造出来的字都有一步一步走过的意思。

此,是这里,是此时此刻,也是止于人前,我们经常说此消彼长,非此即彼,说明此和彼是两个方向,此是脚下是这里笔,彼是另外一个地方,所以古人造这个字,用人的脚下停留之处来表示此地,甲骨文,金文和小篆字形都是脚板和人,指人的脚下之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