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马季竟是马三立徒孙辈的

(2007-11-11 09:21:55)
标签:

相声

马季

马三立

侯宝林

侯跃文

冯巩

大眼猫

姜昆

分类: 文化采风
   题记:相声在中国仅有百年左右的历史,它是由评书和快板演变而来的。相声的祖师父被公认为是清咸丰帝时代的朱绍文,号称“穷不怕”,因为朱绍文家无隔宿之粮,穷的叮当响,便流落在北京天桥一带靠说笑话、唱小曲讨几文铜板维持生活,这便是相声的最早雏形。那后来呢?

相声在传承的过程中主要分为五代:德、寿、保、文、明。

第一代:“德”。“穷不怕”朱绍文的徒弟是徐永福,生意人都称他为“徐三爷”。徐永福的徒弟为李德祥、李德钖、裕德隆、马德禄(马三立的父亲)、刘德智、焦德海、周德山(马三立的师父)、张德全,以上号称相声“八德”。从这一代开始,“德”字辈便确定了下来,其中较为有名气的为李德钖、焦德海,李德钖(1881—1926)幼年从祖父万人迷李广义学相声,人称小万人迷,在天桥水心亭说相声,以“小孩哏”在听众中享有声誉。至于焦德海,在民国三十六年(1947)发表的一文中评价他说;焦德海一上台来,不必开口,只凭他那一副怪嘴脸,已经惹人笑倒。

马季竟是马三立徒孙辈的

(朱绍文用过的快板)

第二代:“寿”。代表人物有张寿臣、李寿增、富寿清、叶寿亭等。从相声发展的最大功臣——张寿臣说起,张寿臣早期也是评书演员,后兼说相声,12岁在北京拜焦德海为师,并德到李德钖的指点。张寿臣勇于创新,能从现实生话中吸取养分,他的作品除了摹绘世态,也掺杂政治讽刺,表现出爱国思想与正义感,开创了相声事业的新天地。另一位代表便是我们熟知的马三立, 马老艺术功底扎实,有口皆碑,擅演贯口和文哏段子,以单口为主,在此不再多说。

马季竟是马三立徒孙辈的

(张寿臣)

马季竟是马三立徒孙辈的

第三代:“宝”。从相声大师侯宝林开始,12岁时侯宝林就开始学习相声艺术了,先是学京剧,后来因过于痴迷相声,便拜常宝臣、朱阔泉为师,曾在北京天桥、鼓楼一带摆地演出,说单口相声,与许多旧社会的民间艺人一样,以此挣钱谋生,养家糊口。后来与郭启儒(其师刘德智,如此算还要长侯宝林一辈)合作,在京津一带演出,后声名大震。与之同辈的还有郭全宝,刘宝瑞,常宝华,马志明(马三立长子),杨少华,陈涌泉等。

马季竟是马三立徒孙辈的

第四代:“文”。从马季说起,马季师从侯宝林,继承并发展了侯派风格,走出了自己的创作道路,善于表演反映现实生活的新相声作品,在相声艺术长于讽刺的传统之外,开启了以赞美新生活和新的英雄人物为主题的歌颂型对口相声的新局面。另一位有名的便是侯宝林之子侯跃文,另外还有苏文冒(师从常宝堃),李文华,唐杰忠(师从刘宝瑞)等。

马季竟是马三立徒孙辈的

第五代:“明”。从这一代演员的名字开始已经完全不再与“明”有直接联系,但辈分还是有的。这一代的相声人才实在是太多了,其中尤其以马季的学生最为广泛出名,如姜昆、赵炎、刘伟、冯巩、笑林、王谦祥、李增瑞、韩兰成、常佩业等等,就连著名的小品演员黄宏都曾在其门下学过艺。当然,最后还得要提一提曾师从侯跃文的德云社主人——郭德纲,严格说他也算是“明”字辈的。

马季竟是马三立徒孙辈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马季应算是马三立的徒孙辈的,但马季也是“明”字辈最好的老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