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灵之约:聆听天籁之音

(2010-05-16 21:40:26)
标签:

聆听

雨音老师

朗诵

天籁之音

纸条

文艺兵

缘分

杂谈

分类: 心灵之约

    聆听天籁之音

    □小屋清风/

慢慢地,聆听雨音老师的博客成了我的一种习惯,成了一种自然。欣赏她的澎湃激情,欣赏她的如痴如醉,欣赏她的婉转唉叹,欣赏她的从容自如,欣赏她的天籁之音……尽管,谈到自己,她只是在博客里留了一句轻描淡写的话:一个喜欢上网读点字的七十年代文艺兵;尽管,我几乎没有在她的博客里留下过只言片语;尽管,同住在一座城市,甚至可能近在咫尺,但是我们从未谋过面。

           心灵之约:聆听天籁之音

 诗歌是用来看的,用来读的,用来听的,用来唱的,用来被感觉和共鸣的。于是,便很羡慕那些诗人以及他们用心写成的诗作,因为雨音老师的朗诵而有了质地,有了声音,有了更浓郁的情感和更鲜明的色彩。便开始奢望,自己的那些沉默无语的诗作,其中也能有一些被她看中,被配上优美的背景音乐,被配上精美的图片,特别是以她满蘸炽热感情和专业质地的朗诵,从而为更多真正喜欢诗的人所熟悉,所欣赏。

慢慢地,我知道,雨音老师是很著名的朗诵家。我猜想,她很忙。所以给她留下“欢迎老师在有空的时候能关临我的小博指导,并希望能有诗作被老师看中”的纸条后,我又感到有些唐突,有些后悔。当然也有某些底气不足的原因:尽管写诗很是有些年头了,但相对于我的职业需要大量的劳力与脑细胞相比,写诗只是我的业余爱好,只是为了抒怀,只是作为在倥惚急剧的新闻工作之余的一种调节或放松,因而与那些大家比照,我的那些诗作是上不了大雅之堂的。

            心灵之约:聆听天籁之音
  
但期待着。

我很幸运,相信我的诗作也会由此感到幸福--- 5月16日上午,因是周六,我照例打开自己的博客,想看看朋友们的评点或留下的纸条。出乎意料的是,雨音老师的纸条飘然而至:“诗歌这里有问题我处理后转过来给你。”按照雨音老师给的地址,我找到了雨音老师朗诵的《希望有时候就像一把雨伞》。如同收到一件精致而珍奇的礼品,小心翼翼地打开,聆听-----“希望有时真像一把雨伞/雨伞的边沿便是一帘幽梦/在梦的尽头抬头凝望/一声叹息悄然入画/那时候感觉有些诗意/不断地在夜风中摇曳/常常渴望那样一种感恩/在你需要搀扶的时候/总有一双大手如期而至。”心随着雨音老师的朗诵而起伏,时而平和、舒展,时而嗟叹、哀婉,时而激越、亢奋……听完这首诗,我已泪湿眼帘:沉浸在雨音老师用她的朗诵为这首诗营造的那个特有的浓郁的氛围中,我久久难以自拔,久久不愿回到现实中来。

           心灵之约:聆听天籁之音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9cac070100j2d0.html

和对诗的探究一样,我对朗诵几近无知,或者给自己留点面子,说是一知半解。但从雨音老师的朗诵中,我能感觉到,什么是朗诵!什么是真正的朗诵!什么是天籁之音!近些天,在欣赏雨音老师的一些朗诵作品时,也在阅读过她贴在自己博客的那些照片:从这些照片中,你分明可以看到雨音老师走过的人生路径:从那个正值花季的天真活泼、能歌善舞的女文艺兵到如今那个已有几丝白发的成熟女性。但我一点也不感到遗憾。相反,我庆幸。有道是,天命无颜色,人生有素风。也许,只有经过岁月不断淘洗的人,才会对生命、对人生有着近乎真实的体会。因为,我们没有必要再去作太多的伪装和掩饰。正如雨音老师说,“近天命时,看淡了很多,唯一不轻率的就是自己的感觉,珍视自己的心灵感应。随意随心,随缘随你。宁要大家大气的不完美,也不要小家子气的精雕细琢”。故而雨音老师希冀,有一天朗诵能和其他艺术形式一起,成为更多的人们在休闲娱乐时的一种选择。

 “聆听是一种缘分,因为是心与心的相邀”。雨音老师所言极是。是啊!有了心与心的相邀,再隐晦难懂的诗,也是一种真情的独白;有了这种缘分,再遥远的距离,也是一份缠绵的牵挂。因了诗,世界多了几分浪漫与温馨;因了雨音老师的朗诵,我们便多了几分对诗的独到的理解、把握和期盼。

雨音老师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whitemoon007

 

                                2010-5-16于北京后现代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