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08-09学年度上期期中调研测试七年级语文试题

(2008-11-04 14:02:47)
标签:

试题

教育

分类: 教学教研

2008-2009学年度上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测试

七年级语文试题

    亲爱的同学,步入初中的你,是否更深刻地感受到了语文的博大精深而又和生活息息相关呢?来吧,打开你的思维,让灵魂进行120分钟的愉快之旅。老师希望本试卷能成为点燃你智慧的魔法石,认真一点,你会做得很棒的。本试卷共八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答案须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

题号

总分

(一)

(二)

 

分数

 

 

 

 

 

 

 

一.语文积累及运用(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贮蓄(xù) 嘹亮(liáo) 玷污(diàn) 心旷神怡(yí)

B.栖息(qī) 纳罕(hǎn)  收敛(liǎn)忍俊不禁(jīn)

C.枯涸(hé) 啜泣(chuò) 酝酿(rùn)  头晕目眩(xuàn)

D.扒窃(pá) 肥硕(shuò) 厄运 (è)     玲珑剔透(tī)

2.选出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并简要说明理由。 (2分)

  A.训诫  宣腾  雏形  瘦骨嶙峋    B.禀告  诅咒 奢望 藐小之物

  C.瞬间  耸立  水藻  闲情逸志    D.澄清  朗润 点缀 明察秋豪

我选择    ,理由是(从其余各组中选择一组,指出错别字并改正):                                          

3.下面加点词语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可望不可即:靠近、接触             一丝不苟:敷衍了事,马马虎虎

B.次北固山下:停泊                   获益匪浅:非、不

C.呼朋引伴:招引                     明察秋毫:毫米

D、怡然自得:安适、愉快的样子         繁弦急管:指弦乐器

4.病句修改(也可以在原句上修改)。(2分)

(1)能否写好硬笔行楷字,关键在于多看帖、多练习。

                                                              

(2)经过阅读《繁星》、《春水》,使我们领略到了“五四”小诗独特的艺术魅力。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大困难是由小困难组成的,小困难是不难战胜的,一步一步战胜小困难,最后就是战胜了大困难。重要的是走好每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B.《行道树》一文中行道树的形象就是无私奉献者的形象。作者运用第二人称的写法,抒写了奉献者的襟怀,赞美了奉献者的崇高精神。

  C.著名作家朱自清在《春》一文的开头就写盼春,文章连用两个“盼望着”,表现了作者殷切期待春天来临的心情,短短的十几个字,极富情致。

  D.《秋天》里,诗人用最精粹的语言描写农家生活,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面,三节诗又组成三幅复合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6.根据课文填空。(8分)

(1)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

(2)                ,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

(3)绿树村边合,              。(孟浩然《过故人庄》)

(4)问渠那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

(5)《钱塘湖春行》中“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两句以欢快的禽事渲染了春到西湖的勃勃生机。

(6)《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作者视明月为知己,托其传递自己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7.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观察漫画《爸爸的解释》,回答问题。(共6分)

 (08-09学年度上期期中调研测试七年级语文试题漫画粘过来怎么不显示啊)

儿子:爸爸,坐以待毙是什么意思?

爸爸:我给你举个例子,就拿你爷爷说吧!他退休了,坐在家里等着发退休费,这叫坐以待毙!

(1)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 (1分)

                                                                 

(2)不仅仅是“坐以待毙”有上面漫画中的尴尬遭遇。请你猜猜看,下面的解释对应的是哪一个成语?对此种现象,你如何看待?(3分)

解释:别人的话语说重了,自己心里怀恨很长时间。(成语:       

                                                                

(3)你想给画中的爸爸怎样的提醒或忠告?(2分)

                                                                 

二.现代文阅读(31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8~12题。(14分)

与生命进行一场博弈

叶金亮

     他出生于一个黑人家庭,三个月大的时候,视网膜母细胞受到病菌感染而导致左眼失明,右眼也几乎看不见。  

他的父母依然百般呵护和宠爱着他。他六岁的一天,母亲突然告诉他要把他送入盲人学校学习。他拒绝了,他的一只眼睛还能         (模模糊糊 糊糊涂涂)地看到东西,他也从不认为自己是个盲人,他一直渴望的是像正常人那样学习和生活。

母亲既为儿子有这样的志气感到高兴,但同时又忧虑重重,她问自己的儿子:“以你现在的条件,你能保证自己不会落后于别的孩子吗?”

“我能保证,妈妈,我能行。”他坚定地说。

“那好,现在妈妈有件事需要你帮忙,”母亲想出了一个办法想让儿子知难而退。

“家里的酱油用完了,你帮妈妈到集市买一瓶酱油回来吧。”母亲一边说一边把酱油瓶递给他。

他接过妈妈手中的酱油瓶,高高兴兴地摸出了家门。从他家里到集市大约有五里的路程,从小到大,他只去过一次集市。而且,去集市的中途要走一段山路,山路又窄又难走,路上满是滚落的石子,‚     (虽然 即使)是视力正常的人,走这段路的时候也都是常常脚上受伤。

他并没有犹豫,沿路向行人打听着,一路向集市走去。经过那段山路时,他的脚底板磨出了血泡,每走一步,就是一次钻心的疼痛。此时距集市还有三里路,还要不要坚持下去?妈妈晚上等着用酱油,再说了,这样的小事都中途放弃的话,将来还能干成什么呢?想到这些,他忍着疼痛又一瘸一拐地朝集市走去。

傍晚时分,他才回到家中。上衣和裤子上都沾满了泥巴,胳膊肘处还磨破了好几处。他手中的小手杖不见了,可是,那瓶酱油一直在他手里,攥得紧紧地。

母亲终于决定为儿子找一所愿意接纳他的学校。经过多次努力后,长岛一所学校答应接收他进入正常班级学习。

读高中和大学的时候,他每天清晨ƒ     (清理处理)垃圾,勤工俭学,不仅自己挣钱交学费,而且成绩年年第一。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他又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到霍夫斯拉大学法学院深造的机会,并且顺利地拿到了法学博士学位。

在2008年3月17日的纽约州长大选中,他以压倒性优势成为纽约第一位黑人州长,同时也是美国第一位盲人州长。他,就是戴维·帕特森。

他说,生命如同一场博弈,只要手中还有一粒棋子,还有一口气尚存,生命就没有结束,依然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奋斗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

                         (选自《少年版意林》2008年8月中旬版)

8.为文段‚ƒ处分别选择恰当词语填写在文中横线上。(3分)

                                            ƒ                  

9.为了让儿子知难而退,戴维·帕特森的母亲想出了一个什么办法?请你简要概括。(2分)

                                                                                

10.画线句子是      描写,其作用是什么?(3分)

                                                                                 

                                                                               

11.有人认为文中的妈妈做法欠妥当,她不应该让视力不好的儿子冒这么大的危险。你同意这一看法吗?为什么?(3分)

                                                                               

                                                                               

12.在《走一步,再走一步》中,我们懂得了把困难化整为零,从上面文章中,你又获得了哪些战胜困难的良策?(3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3~18题。(17分)                            

春天的日子里

张燕玲

  ①我向来没有注意过春天竟是这样灵光四溢的。过去我老觉得春天是个发疯的季节,万物疯长,疾病丛生,莫名的小虫乱飞,时令乍寒乍暖的,连绵雨也发疯似的难断根。每年的春游也旨在外出润润被生活烘干了的灵体。

②近日有机会住到乡下,方知昨日的我实在太累于生活而少了份浪漫的梦想、丰盈的情思,早衰了才忽略春天的可爱。

③是的,春天是个发疯的可爱的季节。不阴不晴的天气时哭时笑的,那是她在撒娇!这不,才一夜工夫,昨天门前屋后还是黄一块黑一块,又浅浅地绿一块的空地,就笑成了一片清清爽爽的绿毡了;昨晚走过田埂时,也只是一片蓊蓊绿叶的野草莓,今晚散步便能捧回红莹莹甜滋滋的果实;就连路边几棵老树的心也温柔了,这时的她童心发作,常常笑嘻嘻地将春风揽到密叶里,整天缥缥缈缈地奏出仙乐般的声音。尤其静夜,和着蛙声,把月也迷醉得跟人心一样荡漾,万物都在疯长新意呀。春是年轻的!

④更妙的是雨后,且不说远处被洗过的青山苍翠欲滴,就是门前那一片车前草就够清爽迷人的了。清爽中盈盈走来一个提篮大姐。“张老师,到你家园里摘菜来了!”“我哪来的菜园?”正愕然,只见衣着白底红点的她和浅黄菜篮一起喜滋滋地点染在门前的新绿上了。右手掐着一片雨后才疯长出来的车前草叶柄,轻轻一拉,嗤地一声,丝丝叶脉与叶分开了。情不自禁,我也如是掐了半篮,洗净,切碎,放些剁细的鸡肉煮了半锅汤。哗,那清香可口的气息,喝一口汤,清香直逼心底。“爽极了!”一起品尝的左邻右舍直嚷嚷。第二天,他们还叫再煮,然而,我笑着摇摇头,有昨天的记忆就够幸福的了,何必要穷尽那滋味儿?再说经过一天的太阳,昨天还嫩生生的颜色,今天已疯成了深绿了,昨日的清香可口不会再有了。

⑤春天就这样唱着响亮的新歌,永远向着充实和完成的路上走去。而我们也注意到了在我们体内奔突的,那股犹如这春天般疯长的生命力量。

⑥大约,这便是这个春天的灵气润泽我的最大收获吧!

                                         (选自《世纪经典散文·凝眸》)

13.选文第⑥段中加点的“这”具体指什么?(2分)

                                                                                 

14.第①段描述春天的种种 “疯”状,用意是什么?本段中的“疯”和后文中的“疯”含义有何不同?(4分)

                                                                                 

15.联系全文看,第②段作用是什么?(2分)

                                                                               

16.仔细阅读第④段,作者重点写了车前草的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2分)

                                                                             

17.仔细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说说它们好在哪里。(4分) 

(1)昨天门前屋后还是黄一块黑一块,又浅浅地绿一块的空地,就笑成了一片清清爽爽的绿毡了。

                                                                               

(2)正愕然,只见衣着白底红点的她和浅黄菜篮一起喜滋滋地点染在门前的新绿上了。

                                                                               

18.选文中叙述邻居们又要车前草汤的内容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三、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论语〉十则》,回答19~24题。(15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

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                             。”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9补写出选文中空缺的原文。(1分)

                                                     

20.解释文中加点的字。(2分)

(1)愠:______                   (2)信:_______  

2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只标一处)。(2分)

(1)士不可以不弘毅        (2)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2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3.《论语》的语言简约深刻,其中有些语句后来发展成为耳熟能详的成语了,请你从课文中摘录三个成语,并结合其一谈谈你从中受到的启发。(4分)

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启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结合你学习《〈论语〉十则》的体会,分析下面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2分)

材料一:《宋史·赵普传》载:(普)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①,阖②户启箧③取书,读之竟④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⑤,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普曾对太宗曰:“臣平生所知,诚⑥不出此《论语》,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注释〗①私第:家。②阖:关。③箧:书箱。④竟:整。⑤薨:去世。⑥诚:确实。

材料二:当代女学者于丹在自己的《〈论语〉心得》一书中,由赵普的“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名言,引申出自己是“半部《论语》以修身”。

                                                                              

                                                                             

四.作文。50分)

2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作文。

我们常常习惯用别人的评价来衡量自己的生活,却不知道顽石有顽石的理想,激流有激流的道路。所以说,走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我可以是最可爱的;我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我可以是最勤奋的;我也许不会最富有,但我可以是最充实的……是的,无论是你,是我,还是他,每个人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请以“我是最    ”为题,结合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理想,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今天的你,也可以面向未来写理想中的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定(不主张写成诗歌);⑧不少于600字;④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题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