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纪念] 卓别林和爱因斯坦

(2007-12-25 16:47:54)
标签:

杂谈

[纪念] <wbr>卓别林和爱因斯坦
  
             卓别林和爱因斯坦

  
                           文/ 张飞明
  
  1977年12月25日凌晨4时,整个欧洲还在圣诞的严寒气候里消享节日的温暖,88岁的卓别林在瑞士小城沃韦悄然去世,两年前这位“电影界独一无二的才子”(肖伯纳)还刚刚被伊丽莎白二世授予“爵士”称号,却依然批评莎士比亚作品里的贵族气质,“我的喜剧只是普通人的故事”。卓别林或许想做一个普通的人,但作为影史上最伟大的喜剧天才,人们关心的不是他的普通,发生在1月30日《城市之光》首映,他和天才爱因斯坦身上的事,无疑证明了这点。
  
   1931年1月的《洛杉矶时报》看上去乐观到危言耸听:美国经济将因为《城市之光》的上映被带动两个百分点。《城市之光》是卓别林继《淘金记》后的一部重要作品,将在富丽堂皇的洛杉矶大剧院举行首映。
   1月30日,天边刚露出鱼白的时候,剧院周边一下子人头攒动,警察被招集过来控制可能恶化的局势,洛杉矶平时川流不息的交通突然瘫痪,附近商店的玻璃窗全被热情高涨的人群挤破,有些暴力份子甚至都顾不上打架了。天气虽然很冷,很多人还是脱光了衣服。
   这天是《城市之光》的首映,前来道贺的名人还真不少,但卓别林顾不上他们了,因为他最重要的朋友爱因斯坦夫妇到了。科学界的神人一下车就在人群中引起阵阵骚动,本来他到洛杉矶是出席一个学术会议来的,却被卓别林强拉过来捧场。看着成千上万的人,爱因斯坦表现出一贯的纳闷,而旁边的卓别林看上去心情似乎很愉快,他今天特意刮了胡子,让爱因斯坦看着有点不习惯,爱因斯坦下意识地摸了摸他松乱的胡子,松了口气。卓别林说:“这些人欢呼我,是因为每个人都对我了如指掌,这些人欢呼你,是因为没人能弄懂你。”人类最具智慧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一头雾水:“这又是什么意思呢?”“什么也不是。”电影界的喜剧泰斗撇着嘴笑道。
   电影终于开始了,卓别林在《我在自传》中这样描述:“先是演职表,然后是首映礼惯例的掌声,接着第一个画面……我的心紧张得快要跳出来了。他们开始笑了,越来越大声。我知道我成功了。”难以置信的事发生了,就在众人笑得死去活来的时候,银幕上的画面突然消失,放映厅的灯亮了,广播的声音很让人气氛:“在继续这部美妙的喜剧之前,我将浪费大家五分钟,为大家介绍这个美丽的新剧院……”“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简直要疯了。”卓别林暴跳如雷,以“相对论”中的速度找剧院经理拉扯去了,为此新买的西装掉了两颗钮扣,“剧院经理就是个喜欢炫耀的暴发户,一点都不懂电影。”他懒得提这个经理的名字,怕污了自传。
   “在电影的最后一刻,我发现爱因斯坦在擦拭眼泪,这更深一步地证明:科学家都是不可治愈的感情动物。”卓别林说得一点没错。后来爱因斯坦又去看《摩登时代》,同样泪眼涟涟,回来按捺不住激动给卓别林修书一封:“你的电影《摩登时代》,世上人人都能看懂。你会是个伟人的。爱因斯坦。”一周后,爱因斯坦收到回信:“我更加钦佩你。‘相对论’世上没人能懂,但你已是一个伟人了。卓别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