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戛纳]《潜水钟和蝴蝶》:最佳导演奖!

(2007-06-18 16:37:16)

[戛纳]《潜水钟和蝴蝶》:最佳导演奖!

                                                文/ 刘敏(本刊驻法记者)

 

    60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潜水钟和蝴蝶》The Diving Bell And The Butterfly

    导演:朱丽安·萧贝尔

    编剧:罗纳尔德·哈伍德

    原著:让·多米尼克·鲍比

    主演:马修·阿马里克、埃马努埃尔·赛尼、玛丽·若丝·克洛兹、安娜·康西妮、让·皮埃尔·卡赛尔

    片长:112分钟

 

    这是纽约现代绘画艺术大师朱丽安·萧贝尔的第三部长片。1996年,他曾将美国艺术家让·米歇尔·巴斯吉亚的悲剧人生搬上银幕;2000年,他的第二部长片《深海长眠》以古巴作家雷纳多·阿里纳斯自传为蓝本,影片获得威尼斯电影节评委会大奖,主演贾维尔·巴尔登获奥斯卡影帝提名;《潜水钟和蝴蝶》改编自1997年去世的法国《Elle》杂志主编尚·多明尼克·鲍比(Jean-Dominique Bauby)的同名回忆录,故事讲述的同样是疾病、死亡,以及人们不屈的反抗……

    1995年12月8日,《Elle》的主编鲍比(Bauby)突然脑中风陷入昏迷,20天之后终于醒转的他,却发现自己已经除了左眼全身上下没有一个地方能动弹了。令人惊叹的是,鲍比在朋友的帮助下,就这么依靠那只唯一能动的左眼的转动,写下了自己的回忆录。到了1997年回忆录出版的第二天,鲍比就安详地离开人世了。

    一部被认为般上银幕难度极大的自传体小说,很容易为导演设下陷阱,因为这类影片总是不免俗套,令人产生悲情与怜悯,变成讨好观众的煽情之作。但朱丽安·萧贝尔选择了一个常人难以想到的独特视角切入,影片开始是模糊的光线,晃动的人影,空荡的天花板……这是从漫长昏迷中醒过来的让·多米尼克对世界新的感知。接下来,影片在近一半的时间里,主观镜头一直紧跟主人公那只唯一可以运转的左眼,在模糊、颤抖、完整或残缺的镜框内,体会身不由己的束缚。同时画外音则成功地达到深入并展示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功能。

    让·多米尼克能从最初的悲观一点点走出来,要归功于周围耐心帮助他的医护人员和亲人朋友,在这里,导演着力刻划了一个冲满爱心的群像。无论是帮助他恢复吞咽功能的护士,还是语言矫正师,写作助理,医生,亲人或者朋友,大家都表露出真诚和善心。

    萧贝尔采用穿插回忆的形式,对主人公的过往生活做出解释,但这远不是过去和现在的简单对比,还带有更深意义的人性反思。当让·多米尼克·鲍比做为一个社会精英分子存在的时候,究其根本,他不过是象其他满足了社会对成功的苛求定律的个体一样。而在全身瘫痪,浑身唯一一个交流器官只是一只会眨动的左眼时,他把这叫做蝴蝶的视野,让·多米尼克开始探寻本性和人类潜在的悖论,由此完成一项对他所看到的一切深层次思索的工作。让·多米尼克和他周围的人群,找到唯一的交流办法是,用左眼眨动一下表示同意,眨两下表示否定。就这样,一个一个字母,主人公完成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成了一个作家,身体被禁锢后将灵魂和想象力发挥到极致,并把感受以文字留给世人。

    这部影片,还是导演萧贝尔献给自己父亲的一首挽歌。无论在解释影片的拍摄初衷,还是放映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萧贝尔都一再回忆父亲,他说92岁时去世的父亲让他的人生观,以及对死亡的理解有了深刻转变。一直身体健康的父亲在死亡降临前无比恐惧,而负责照顾父亲最后一段生命时光的导演却无力将父亲从这种恐惧中解救出来。生命最后缩写成了痛苦和虚无。但它还应该有另外一些东西存在。导演说“死亡,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事。我喜欢一首歌,在其中汤姆·维兹(Tom Waits)自问,如果不是上帝在打盹,魔鬼就不可能创造这个世界”。

    影片中有两场感人的父子戏,一是悲剧发生前,让·多米尼克前去看望年迈的父亲,并且精心地为父亲剃须;悲剧发生后父子通电话的场面,一个垂暮的老人,面对孩子的悲痛欲绝和无能为力,催发了放映大厅无数伤感的眼泪。影片最难得的是,面对人类无法逾越的障碍,萧贝尔没有将观众带入悲观情绪。哪怕在最无助的状态下,人类同样有欲望、爱情、自责和幽默存在。让·多米尼克常常在糟糕的身体状态下,找到一个空隙,借助想象和回忆的力量和孩童时的梦想,象自由飞翔的蝴蝶,找寻灵魂的自由。对宗教并不信仰的导演,通过影片为观众留下的却是一堂精神讲课,呼唤人们珍惜现在。

    做为绘画艺术大师在电影领域的实验,生动再现了主人公的内心旅程,同时又有对人生、死亡的思索,这个冲满人文人性光辉的电影,从艺术和主题双面征服了评审团,同时也征服了观众的心灵。

 

   媒体反馈

    对法国本土电影向来不肯买账的美国媒体,很意外地给予本片一致赞赏,《国际银幕》杂志给出的平均分甚至在22部参赛片中将其名列第四。相反,法国媒体方面,虽然有《影视周刊》、《cinelive》和《费加罗报》也给予了高度赞赏,但影片却显然并没有征服所有业内人士。

《好莱坞报道》:这是一个小小的奇迹,主人公鲍比和父亲的那场对戏尤其令人心酸。

《综艺》:导演在银幕上重新刻划一个植物人经历的尝试令人信服。

《国际银幕》:一部动人的作品,它的力量和《我的左脚》、《深海长眠》等同。虽然约翰尼·德普是最早考虑的主演,但是我们很难想象,有谁会比阿马里克的表演更准确。

《费加罗》:影片具有说服力,令人崇拜。

《首映》:严肃的玩笑,极度的煽情,无论是这两者中的哪一种,影片都注定是失败。

《人类报》:萧贝尔成功地谱写了一首动人的乐曲,但是,华而不实的执导让他想表达的东西远远少于他损坏的文字。

《解放报》:一些画面变成了广告美学。

 

 [戛纳]《潜水钟和蝴蝶》:最佳导演奖!

[戛纳]《潜水钟和蝴蝶》:最佳导演奖!

[戛纳]《潜水钟和蝴蝶》:最佳导演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