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恩来美术馆独立精神.第三回展的开幕现场,在无作品无灯光的氛围中,少了往日展览开幕的嘈杂,此时的恩来美术馆在一边工地轰鸣声中,就像安静孩子,等待命运的安排,展厅仅有的一扇天窗,就像上帝的细长的眼睛,恩赐下一片微弱的的光影,关注着当下的发生的这一切,尽在荒诞的非逻辑里,也在现实的情境之中。作为恩来美术馆独立精神第三回的优秀奖和大奖的获得者,我们有以下几点感言和思考,与致力于独立艺术创作的同仁们一起探讨。
如果说当代艺术是现代文明表达,那么独立精神则是当代艺术的灵魂内核。反应艺术家身上应该从两个层面验证和考核,首先是艺术家具有普世的价值观和救赎观,很难相信,一个缺失现代文明素养的艺术家,缺失人道主义怜悯和救赎社会愿望的人,他的作品是否具有一定的独立精神。当然,在当下现实环境中,艺术家首先完成自我救赎的思考与行动,其次才是艺术作品的独立语言符号和独有的呈现语境。
恩来美术馆在接到拆除限令期内也完成了自身的救赎。烛光中自愿前来参加开幕展的艺术家们,利用空无的白色墙壁,涂鸦自己心中的意像,见证了美术馆的涅磐重生,也间接推动独立精神展的维度和高度。现场有人说,这是最悲凉的一个展览,它注定要进入展览史。如果独立精神展,能走入当代艺术史和展览史,一定不是以被驱逐流浪这样悲凉的方式进入,也一定不是她所所遇到的现实困境为理由。当代艺术的尊严来自于艺术家强大的精神高度,艺术家的勇气,艺术的纯粹性以及艺术群体自身的力量和影响力。现代的展览形式,其实早打破固化的模式,艺术作品也早已不是被三维建筑空间里所限量,恩来美术馆其实三年前就已经突围自己展览模式,第一届长城艺术展,艺术家们背着自己作品走向长城就是最好的案例。当代艺术展览的意义早该突破边界而走入多维的叙事空间。被限令拆除致使展览转换一种形式,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反而成就了恩来美术馆真正的独立精神。回顾这几年民营美术馆的尴尬境遇,能坚持不向权力献身,坚持不做意识形态的宣传工具,能在星空下点亮这微弱的烛光,在当下已是寥落星辰。就这一点,如果恩来美术馆跨过这一道坎,相信当代艺术史不会缺席。就像获奖艺术家高松所说,我们在城市记忆中打捞,沉淀,挖掘,提炼自己的独立精神,恩来美术馆也会在迂回曲折中竖立美术馆自己的独立精神品牌。
策展人韦宏山先生,是一位西学归来的年轻艺术家和策展人,他从欧洲带来的自由开放,学术独立,严谨公正的策展理念,使得恩来美术馆短短几年里,迅速集结一批真正独立原创性的艺术家的追随,也让恩来美术馆在民营美术馆中的影响力和学术水平逐步提升。这是很难的坚持。这次被他称为可以写入展览史的事件,其实也是这次所有参展艺术的幸运大事件。一个国家的希望需要一群仰望星空的人,更需要一群在黑暗中点亮烛光的人,更更需要一群追随烛光的人。
“浪迹在人间的我/喜欢在行人众多的拐角处呐喊/即便是在最寒冷的风口/也能看到阳光洒落/每当我上抬头//那棵树总会有叶飘落/我清楚上上下下的行人再匆再忙/都会在心里颤动那么一下/所以我必须时刻警醒自己/不必慌张/毕竟这人间一直赋予我/给予我一首首诗的爆发/“
意料之外,当天的开幕聚在独立诗人七月小虎的诗朗诵中结束。诗歌和当代艺术都属于文化中具有极高独立精神的两个阵地,当下这个阵地和界面也早已打破进行自我联姻。当传统文化早已山穷水尽,明知已走到穷途末路的边缘,但迟迟不肯迈向已经昭见的现代文明疆域,僵尸般的死守在已经杂草丛生的坟墓前,甚至试图劈开坟墓继续向内退缩,这才是独立精神之外的文化和政治最大最悲凉的现实困境:诗届所谓的当代诗人们,纷纷脱下武装换上红妆霓裳,像公共新娘,穿梭在官方的婚房,跨越半个中国去淫唱。而所谓的当代艺术,在文化车轮倒转的场域里,也纷纷脱掉囚衣,洗净脚丫,带着先验的现代鲜亮媒介,重新将当代艺术包装的优雅趣味,迎合意识形态品味,孔乙己般癫疯的寻求资本的施舍,以求获得成功的席位,一方面滑稽的带着独立艺术精神的高帽,胸上裹着粉红的小肚兜,辗转不失香火的禅房。真正的当代艺术截然放弃了艺术政治的伦理诉求,彻底否定了当代艺术的批判功能。小虎的诗歌里,有时刻警醒于自己陷入温床的暗示,当代艺术也应该要接受来自冷窑的拥抱。”我们目前现状如同二战前的德国法西斯和苏联,一方面高速追求热切追求现代科技,竭尽全力获取全人类的最新技术,一方面在又极力排斥打击启蒙独立精神和民主主义。“大的社会环境对当代艺术创作的辐射和封锁,直接反应在当代艺术家自身观念的坚持和底线,无论是群组实验艺术还是个体先锋艺术,只要是体制外生存,都存在活下去的基本问题和压力,
黎明前的子夜是更加黑暗时刻,是转变方向还是死守良知正义,别人无权利指责,也是艺术表达的自由,但是千万别打着独立精神旗号。就像评委郭帧女士所说:在这个当代艺术最好的创作时代里,一定要咬牙坚持独立思考,才能创作出震撼灵魂的作品,方能迎接属于自己的光明时刻。
很欣慰看到在这次面对拆迁风波中的恩来美术馆,能在迅速变化短暂时间里,冷静的接受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的建议,做了一场特殊
的在场行为发生,延伸出一场精彩的独立精神延伸,
从而避免老套的机会主义者的过激行为表演。最后我再次阐释一下我们对于艺术独立精神的理解:其核心就是要当代艺术介入社会,运用艺术干预政治的美学逻辑,通过艺术想象,艺术象征等方式,杂创作过程中提供给自身的思考,触动给大众的反思。呈现给社会一种隐喻,最终能够试图撬开现代文明的缝隙或者大门,去推动实现自由的理想目标的潜在可能性.
最后感谢恩来美术馆和策展团队,在自由的缝隙中给独立精神的艺术创作一个展示平台!上帝拥爱我们!阿门!
2018.11..25 刘冰於京北小汤山
![[转载]黑暗中的烛光:独立精神.第三回展面临现实困境下的思考 [转载]黑暗中的烛光:独立精神.第三回展面临现实困境下的思考](//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美术馆外围环境
受拆除时令的影响,独立精神展虽然进行线上展,但是恩来美术馆还是利用存在的时间里举行开幕仪式感,
以示
对艺术和艺术家的尊重和态度
这场特殊的展览开幕式,在几位参展艺术家的涂鸦后开始,在我看来这是超现实的浪漫主义氛围,到场的每位人,都是这一枚烛光的化身,记录着独立艺术的流亡之路,祭奠并点亮自己的独立精神灵魂之旅。
有策展人韦宏山先生精心安排的涂鸦开幕式
![[转载]黑暗中的烛光:独立精神.第三回展面临现实困境下的思考 [转载]黑暗中的烛光:独立精神.第三回展面临现实困境下的思考](//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左 著名艺术家 独立精神展评委之一郭桢
女士 策展人 艺术家 韦宏山先生
独立精神展现场学术研讨会 策展人韦宏山先生主持
![[转载]黑暗中的烛光:独立精神.第三回展面临现实困境下的思考 [转载]黑暗中的烛光:独立精神.第三回展面临现实困境下的思考](//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第一次参加独立精神展,获得大奖,也许是众望所归,很契合当下语境.二十年时间拆迁工地的素材收集,三年创作呈现,在即将被拆的场所里,形成时间,空间,历史和当下的叙事
独立精神展大奖获奖作品《抖城》 高松 刘冰
延伸平行展实施现场
![[转载]黑暗中的烛光:独立精神.第三回展面临现实困境下的思考 [转载]黑暗中的烛光:独立精神.第三回展面临现实困境下的思考](//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黑暗中的烛光:独立精神.第三回展面临现实困境下的思考 [转载]黑暗中的烛光:独立精神.第三回展面临现实困境下的思考](//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高松现场实施
![[转载]黑暗中的烛光:独立精神.第三回展面临现实困境下的思考 [转载]黑暗中的烛光:独立精神.第三回展面临现实困境下的思考](//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刘冰现场行为发生
![[转载]黑暗中的烛光:独立精神.第三回展面临现实困境下的思考 [转载]黑暗中的烛光:独立精神.第三回展面临现实困境下的思考](//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黑暗中的烛光:独立精神.第三回展面临现实困境下的思考 [转载]黑暗中的烛光:独立精神.第三回展面临现实困境下的思考](//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高山流水音乐行为
![[转载]黑暗中的烛光:独立精神.第三回展面临现实困境下的思考 [转载]黑暗中的烛光:独立精神.第三回展面临现实困境下的思考](//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于丹现场行为
![[转载]黑暗中的烛光:独立精神.第三回展面临现实困境下的思考 [转载]黑暗中的烛光:独立精神.第三回展面临现实困境下的思考](//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郭志峰现场行为
![[转载]黑暗中的烛光:独立精神.第三回展面临现实困境下的思考 [转载]黑暗中的烛光:独立精神.第三回展面临现实困境下的思考](//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艺术家王非非的现场发生行为
举办:恩来美术馆
策展人:韦宏山
艺术顾问:许仲敏、马一鹰
学术主持:郭桢
艺术总监:朱学文
展览评委:郭桢、韦宏山、朱学文
参展艺术家:Crow(德国)、曾如鹏、陈东林、陈海、陈欢欢、程瑞涛、戴丹娜、戴雨晴、邓荣斌、丁文卿、董佳源、董媛媛、紫灰、高华、高雅、高紫譞、龚傲、关晓华(香港)、郭骏、李怡然、郭彦麟、郭永刚、韩瑞锋、韩婉君、贺艳、黑志臣、黑籽白、許璧翎、黄子晴、贾点墨、金亮、赖海燕、蓝京华、李显军、李叙磊、李雪伟、李岩、李杨、李亦赤、梁旭才、梁柱、林水运、高松、刘冰、刘惠、刘强、卢一凡、陆南、吕红迪、马莉、马小莉、苗永丰、倪士斌、庞振勇、彭雪健、钱十茁、尚钧鹏、沈亦然、史良时、水印、汤军、唐岚、唐磊、田沛明、万峰、汪瑾玥、王非非、王福音、王家涛、王江东、王金博、王宗河、翁梦榕、吴杰、武汝焜、谢堃、谢檬、熊艺为、闫佳利、闫蕾、严梦阳、杨斌斌、杨曾、杨永鸿、杨志凌、姚锴硕、叶林怡、叶妮、于丹、俞成耿、俞心瀚、张百木、张兰兰、张文妍、张宇、赵覃、甄云龙、钟康君、周丰元、周相春、朱子庆
展期:2018年11月24日—12月8日
开幕:2018年11月24日下午2:00
地址:北京通州区宋庄小堡工业区17号喜来宝艺术园区恩来美术馆
支持机构:中国抽象艺术促进沙龙、大艺家、泉国际艺术
媒体支持:在艺、99艺术网、艺术国际网、搜狐、凤凰艺术、网易、新浪、今日头条、天天快报、雅昌艺术网、搜狐视频、腾讯视频等二十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