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思古巷引发老高童年回忆,粪斗时代一粪难求,求屎不得6我与老门牌的故事》365-275小思古巷

标签:
社会学艺术矿脉艺术高松老门牌南京地名 |
分类: 南京城市记忆 |

《我与老门牌的故事》365-275
小思古巷(1-42.1号)南京秦淮区,中华门所。位于中华门外雨花路西。据传明代此地有一师姑庵,因此巷处于庵的后门,故名小思古巷。(1984年江苏省南京市地名录)
南京中华门外我亲历见证有过大、小思古巷的存在。并且在2007年前后我多次反复走访记录了这里,还在2013年2015年离开南京后又几次回访记录它的变迁。那么“思古”究竟是思念哪位古人呢?其实在南京方言中,有的词平舌音、翘舌音不分。这里的“思古”,其实是“师姑”、也就是尼姑。相传明代时,这里有一座尼姑庵,庵前、庵后各有一个小巷子,前者称“大师姑巷”、后者称为“小师姑巷”。到了民国初年时,“师姑”渐渐讹为“思古”。大思古巷位于中华门外雨花路西侧,并一直延伸至玉带桥。附近还有一条小思古巷。大、小思古巷的地名,也印证了南京的一句歇后语:出了南门(指“中华门”)——尽是事(寺)。老城南遍布在大街小巷的寺庵,展现了古代南京作为中国佛教文化中心的地位。
江苏有很多城市,然而城市里的街道,寺庙,河流,山脉的名字要说最美的,全国敢认第一的城市就是南京。孙中山先生曾经这样评价过南京:南京为中国古都,在北京之前。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3100年前,南京是西周周章的封地。周灵王元年(公元前571年),楚国在今六合区已设有棠邑,置棠邑大夫,是南京有历史记载的最早的地方建置,也是南京建城的开始,距今已有2585年。南京的地名非常好听,比如栖霞,建邺,玄武,白下,秦淮。一枝园,二板桥,三省里,四圣堂,五间厅,六度庵,七桥瓮,八步沟,九莲塘,十字街。琅琊路,秣陵路,莫愁路...,静海寺,蒋王庙,朝天宫。乌衣巷,桃叶渡,龙蟠里。夫子庙,长干里,孝陵卫。雨花台,虎踞关,明瓦廊。大思古巷,小思古巷。东大影壁,西大影壁。天印大道,龙眠大道。进香河路,应天大街……。这就是文学百科呀!
你小时候捡过粪吗?就是各种屎,凉的热的都有,还有加冰的。捡粪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上学时的标配,在放假时满街孩子们抢粪,跟在马车后面等着马拉屎,还跑到养猪的地方翻墙偷粪。总之一粪难求,求屎不得。为什么会有这么奇怪的事情呢?因为那个时期工业化肥还很少,每个学校都有对口合作的村庄,而农村很是缺屎粪,为了多产粮食为人民,就要我们少年多捡粪,这也是为国出力呀。学校制定了奖励手段,捡粪多的同学开学会上台领取奖状,忘了叫什么名字的奖状了,可能是最粪斗奖,还是捡粪能手奖呢。每天我们捡完粪就抬到学校去交粪,换取相应斤数的“粪票”,假期中“粪票”就成为了我们之间流通的硬货,有人一次粪没捡过,但帮写作业与用糖换粪票也能获奖。最可恨的是十多年后才知道有高手画假粪票换糖得奖还得到女孩喜欢,我就想问问女同学,你是喜欢屎还是喜欢他?开玩笑……,最后这小子还真取了小学女生,我真是肠子都气的悔青了!收工,今天超重了。文中很多不准确的记忆还需要同道交流指正~
完稿时间:2021年10月17日
实施地点:北京昌平区小汤山高山流水文献馆
拍摄人:高山流水
作品人、老门牌收藏人:高松
*一年艺术实施计划由《高山流水文化保护基金》全程支持;
*《矿脉艺术小组》出品,高松实施完成。
《我与老门牌的故事365》社会学艺术计划是用2021年一年时间完成我20多年收集记录的准备,每天对一个南京老地名的回顾,用已经消失和正在消逝的老地名回味一座城市的肌理与余温,让老门牌再次出现在我身体的不同部位,再次出现在我生活的每个场景中。
小记:高松1997年开始收集南京及全国拆迁现场老门牌,被收藏同道称为收藏门牌第一人。20余年收集南京为主的不同时期老门牌众多,2014年在北京元典美术馆由策展人:方文山,出品人:谷燕与梁克刚,举办高松老门牌城市记忆文献展。与老门牌相关的社会学艺术思考开始出现,并且完成了系列老门牌当代艺术创作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