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章巷再议南京市粹“皮肚面”,东北老高被老城南泡软!《我与老门牌的故事》365-268千章巷

(2021-10-10 06:53:31)
标签:

社会学记录

老门牌高松

社会学艺术

老门派博物馆

南京地名

分类: 南京城市记忆
千章巷再议南京市粹“皮肚面”,东北老高被老城南泡软!《我与老门牌的故事》365-268千章巷

《我与老门牌的故事》365-268

千章巷1-39.1号)南京建邺区,升州路所。东起评事街,西至红土桥。据清《运渎桥道小志》载,原名“银仓巷”,后沿用“千章巷”。1984年江苏省南京市地名录)

千章巷古称银仓巷,银仓是一城府库藏金之地。“千章”, 指千株大树。唐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百倾风潭上,千章夏木清。”这也是一种说法吧。还有说法就是,明朝初年,朱元璋迁徙国内10万熟练手工业者聚集京师,形成了著名的‘明十八坊’。其中,众多从事制革技艺的匠户多集中在七家湾一带,形成明代南京皮革制作中心,当时评事街(原称皮市街)成为摊贩云集的皮货市场,是南京有名的‘皮革一条街’,这一片的牛皮街(甘雨巷北段)、大小牛首巷、打钉巷、千章巷等地名都与皮革制品有着直接的联系。我是千章巷居民一样的老客,除了小哥们小志的小舅家就在评事街小区,还是靠近千章巷的楼上,那几年与小志去吃过好几次饭。再者我收旧那些年,千章巷是我的老城南寻访的必经之路,也是中午休息吃饭的首选。老太皮肚面原来就在千章巷东口很小很破的小房间中,中午人多时都是在路对面评事街小区的楼下,各种自己钉做的小板凳与小桌子,现在回想实在是太破太惨了,但也太当代了,我怎么就没把这些破凳子桌子给收了呢!面香不怕巷子深就是说她们家,在拆迁前与拆迁中一直坚持在这里,后来搬到千章巷评事街小区楼下,这堆破的没法说的凳子桌子旁继续开店。店面非常的不起眼,只能靠味道与人气识别她的存在。皮肚很透很干净,没有油哈味,也没有毛什么的,特别喜欢它家的油渣都是现炸的,去晚了可吃不到,当时大概十来元吧,看你选什么配置。皮肚猪肝肉丝面是我的标配,分量真的超级大,碗比脸大。一碗面有十余种食材,金灿灿的皮肚、粉嫩嫩的猪肝、水汪汪的肉丝,还有经面汤泡过的油渣,咬上一口,鲜香弥漫。皮肚吸足了汤汁,Q弹爽脆,猪肝软嫩,汤底鲜辣。面是有硬劲的,还有一碗面的灵魂辣椒。辣椒是在下面的时候老板就放好了的,点单的时候可以很根据自己的口味要求辣度。皮肚大肉面是我偶尔干一碗的二选,大肉很大块,是店家自己卤的,味道很香,肉非常的软烂,瘦肉较多的那种,吃起来一点也不腻!这样店的卫生就不说了,比猪圈好些吧,地面到处都是餐巾纸和大蒜皮的表现肌理。千章巷29号还是不可移动保护建筑,杨家与周边很多坚守到拆迁最后的人们现在不知怎样了……,太熟悉的老城南老居民了,我这东北大个子彻底被你们泡软了。收工!文中很多不准确的记忆还需要同道交流指正 

完稿时间:2021年10月10  上午6:42   20度  

实施地点:北京昌平区小汤山高山流水文献馆

拍摄人:高山流水

作品人、老门牌收藏人:高松

*一年艺术实施计划由《高山流水文化保护基金》全程支持;

*《矿脉艺术小组》出品,高松实施完成。

 一句话:我非常祈盼能实现世界独一无二的《老门牌博物馆》梦想,希望有超前思维者合作,绝对艺术、历史、情感、社会学汇聚的人文景观流量地标。

《我与老门牌的故事365》社会学艺术计划是用2021年一年时间完成我20多年收集记录的准备,每天对一个南京老地名的回顾,用已经消失和正在消逝的老地名回味一座城市的肌理与余温,让老门牌再次出现在我身体的不同部位,再次出现在我生活的每个场景中。

小记:高松1997年开始收集南京及全国拆迁现场老门牌,被收藏同道称为收藏门牌第一人。20余年收集南京为主的不同时期老门牌众多,2014年在北京元典美术馆由策展人:方文山,出品人:谷燕与梁克刚,举办高松老门牌城市记忆文献展。与老门牌相关的社会学艺术思考开始出现,并且完成了系列老门牌当代艺术创作探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