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鲜鱼巷消失后,鲜活的世界也暗淡了,世间成了吹牛皮的生活!《我与老门牌的故事》365-263鲜鱼巷

(2021-10-05 06:29:11)
标签:

社会学记录

老门牌高松

南京地名

社会学艺术

分类: 南京城市记忆
鲜鱼巷消失后,鲜活的世界也暗淡了,世间成了吹牛皮的生活!《我与老门牌的故事》365-263鲜鱼巷

《我与老门牌的故事》365-263

鲜鱼巷3-108号)南京下关区,车站所。南起建宁路,北至龙江路。传说明代此处为鱼市场,故名。1984年江苏省南京市地名录)

这里还有一小段鲜鱼巷五十七巷,9户号牌,位于惠民桥东北。1950年以鲜鱼巷57号得名。曾名德仁里。2009年前后我就感觉这里快拆迁了,所以多次走访拍摄记录这里,还在鲜鱼巷南口建宁路对面的永宁街口认识了白铁匠老夏,夏老当年78岁,从事白铁匠时间67年,11岁的夏老爷子从徐州来到南京下关,从白铁工学徒到2009年67年,一直在鲜鱼巷对面永宁街口从事白铁手艺。时光流逝!这里将要迎接城市变革,这里将要消失,夏老的老客也将失去,他也许就不干老行当了。回想这些又是十多年前了,不知夏老今年好像90岁了吧?还好吗?你与高山流水的合影我还保留着,我也给你送去了当年给你拍的照片,你还常看回忆吗?当时我还在博客中写下:谨以此向他的67年的执着,67年的自立,67年的时光敬礼!看到你的辛勤,我们还有什么可以报怨呢!你是平凡中的传奇!

在很久很久很久以前……,传说鲜鱼巷这里有位中年丧夫的妇女,带着孩子靠打鱼为生,一日天冷,所打的鱼全被冻死,母子俩十分伤心。恰逢铁拐李路过此地,将一粒仙丹放入死鱼盆,此后妇女家的鱼一直都鲜美可口,特别好卖。鱼贩们都来这里希望沾点仙气,久而久之,这里就成了鱼市,而穿鱼市而过的巷子也就成了鲜鱼巷。没拆迁时这里每天都是人气很旺,这里是露天菜市场,十月鲜鱼巷更是热闹。巷子口围满了大声叫卖螃蟹的小贩和讨价还价的市民,你来我往的对话声听起来非常亲切。往里头走走,窄窄的道路渐宽阔一些,但路面依旧是凹凸甚至泥泞,头顶上低垂着彩条布的雨搭。巷子虽然不长,但是所售的商品种类却比许多大的农贸市场要丰富,新鲜的蔬菜瓜果、各色肉类家禽、米面杂粮以及最为特色的鱼虾水产,应有尽有,甚至有彩色毛的野鸭、四处爬行的乌龟。鲜鱼巷里的经营户以外地人为主,大多是租住在这里,在自己的家门口摆摊叫卖,而这个自发的农贸市场也是不收摊位费的。也正是因此,巷子里的业态也着实丰富,老式的理发店、皮鞋定做铺子、衣服改款小店,私人小诊所甚至标注着“国营”两字的旅社……常常让人有身处上个世纪的感觉。如果我没判断错的话,这些回顾都是历史了,鲜鱼巷消失了!是否新鲜的鱼也消失了?还有米面白菜瓜果的新鲜都在消失?也可能是人们诚实的心消失了吧。好吧,我们一起玩个游戏吧,游戏的名字叫“说假话”,你拍一我拍一,我们家有台747,你拍二我拍二,我家存款九千万,你拍三……,你拍七我拍七,世界都在吹牛皮……。地名会影响城市的气质!文中很多不准确的记忆还需要同道交流指正 

完稿时间:2021年10月5  上午6:10   23度 

实施地点:北京昌平区小汤山高山流水文献馆

拍摄人:高山流水

作品人、老门牌收藏人:高松

*一年艺术实施计划由《高山流水文化保护基金》全程支持;

*《矿脉艺术小组》出品,高松实施完成。

 一句话:我非常祈盼能实现世界独一无二的《老门牌博物馆》梦想,希望有超前思维者合作,绝对艺术、历史、情感、社会学汇聚的人文景观流量地标。

《我与老门牌的故事365》社会学艺术计划是用2021年一年时间完成我20多年收集记录的准备,每天对一个南京老地名的回顾,用已经消失和正在消逝的老地名回味一座城市的肌理与余温,让老门牌再次出现在我身体的不同部位,再次出现在我生活的每个场景中。

小记:高松1997年开始收集南京及全国拆迁现场老门牌,被收藏同道称为收藏门牌第一人。20余年收集南京为主的不同时期老门牌众多,2014年在北京元典美术馆由策展人:方文山,出品人:谷燕与梁克刚,举办高松老门牌城市记忆文献展。与老门牌相关的社会学艺术思考开始出现,并且完成了系列老门牌当代艺术创作探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