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客”盗坟山太LOW,建议窨子山新石器文化成为孩子们的考古园!《我与老门牌的故事》365-261窨子山

标签:
社会学记录老门牌高松南京地名社会学艺术 |
分类: 南京城市记忆 |

《我与老门牌的故事》365-261
窨子山(4-27号)南京雨花区,七里街所。位于雨花门外,传说山下有地窨子藏有宝物,故名。1952年发掘出古代文化遗物,系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1984年江苏省南京市地名录)
窨子山是位于南京卡子门,宜家东,红星美凯龙东北,大明路旁的一处遗址。面积80×90平方米,高8~12米,为平顶大土墩。距今近三、四千年。为一处青铜器时代文化遗址,属湖熟文化类型。1952年曾经试掘,文化层厚3.2 ~3.3米,出土陶器以夹砂红陶最多,橙黄细陶较少。还有器壁很薄的轮制黑皮陶以及石箭头、石刀、兽骨等。在2~3米深处,尚发现铜箭头。1982年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窨子山古文化遗址原属雨花台区红花乡东风村,区划调整后划归秦淮区。
2011年在周边变迁建设中,大明路宜家与红星附近这个隆起的山包,被很多道上的水客关注,水客就是古圈的初级几乎外行人员。老南京人叫它窨子山,也叫“坟山”。2011年这个“坟山”遭遇10多个盗墓贼的猖狂盗掘,20多个盗洞深深浅浅,有的盗洞直接对准了古墓的墓顶。因为这里有条货运铁路线,在居民区与红星(原405厂库)之间的铁路两侧成为盲点,是很多年形成的自由坟地,所以凭借建设时期的迁坟工作,就有“水客”地皮帮的人盗墓,说白了是盗不到什么硬货的,还冒着严重毁坏历史遗迹的风险,我当年直接骂他们傻子。插话:原405厂库的搬迁改造解脱改组第一历史人绝对是我,现在红星的原址就是405库……,省略几万字吧!
都说南京宝藏多,每一锹挖下去都是宝。据说窨子山曾是人类在古秦淮河南岸建立起来的一支原始村落。他们利用磨利的石斧披荆斩棘,用石锛松土播种,用石刀收割,用石镞猎杀野兽,并下河捕鱼捞虾。原朴宁静的古人生活远去了,但窨子山遗址公园真的适合带小朋友参观,记住是参观侧面的土层,让孩子门认真的看,可以发现大量古陶片等遗存,可能瞬间开启孩子们的探索欲望,如果孩子们能再回家搜索比对就更好了。我在南京时带女儿高山流水去过多次,她的眼睛看的闪亮,小孩子在10岁前会对小东西关注较强,所以看的是什么?对形成头脑内的构架与思考由为重要。同道中的朋友,有适龄孩子在南京的,别错过这么好的自然课堂。我也强烈建议把这个“鸡肋”的市保单位活化成,南京城区中小学考古实践基地。国家的未来如果是青少年的学识教养,那么就应该用心研究方法,不是绞尽脑汁的研究各种收费。手工,欲言又止吧!文中很多不准确的记忆还需要同道交流指正~
完稿时间:2021年10月3日
实施地点:北京昌平区小汤山高山流水文献馆
拍摄人:高山流水
作品人、老门牌收藏人:高松
*一年艺术实施计划由《高山流水文化保护基金》全程支持;
*《矿脉艺术小组》出品,高松实施完成。
《我与老门牌的故事365》社会学艺术计划是用2021年一年时间完成我20多年收集记录的准备,每天对一个南京老地名的回顾,用已经消失和正在消逝的老地名回味一座城市的肌理与余温,让老门牌再次出现在我身体的不同部位,再次出现在我生活的每个场景中。
小记:高松1997年开始收集南京及全国拆迁现场老门牌,被收藏同道称为收藏门牌第一人。20余年收集南京为主的不同时期老门牌众多,2014年在北京元典美术馆由策展人:方文山,出品人:谷燕与梁克刚,举办高松老门牌城市记忆文献展。与老门牌相关的社会学艺术思考开始出现,并且完成了系列老门牌当代艺术创作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