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高山流水文献馆
高山流水文献馆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0,851
  • 关注人气:33,04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门牌像一片茶,能泡出记忆的味道!老高每天坚持请你喝茶~《我与老门牌的故事》365-253南珍珠巷

(2021-09-25 07:11:01)
标签:

社会学记录

老门牌高松

南京地名

社会学艺术

分类: 南京城市记忆
老门牌像一片茶,能泡出记忆的味道!老高每天坚持请你喝茶~《我与老门牌的故事》365-253南珍珠巷

《我与老门牌的故事》365-253

南珍珠巷1-686号)南京秦淮区,中华们所。位于中华门外,南起西街,北至北珍珠巷。宋代皇帝妹妹(黄飞虎妻)曾居此。故名珍珠巷。1950年改为现名。1984年江苏省南京市地名录)

我还记得在南珍珠巷溜达的日子,还有南京塑料六厂就在南珍珠巷682号我还傻到向居民要过门牌,差点被人放狗咬我,本来人家生活都够艰苦了,你还惦记这块门牌。后来就常去这片地区守候,最后拆迁工作开始了,大量破旧的房子腾空出来,我也捡到很多老旧门牌。关于南珍珠巷地名的由来是原珍珠巷分成南北而得名我能理解接受,但与什么宋代皇帝妹妹有关还真不敢参与讨论,感觉没边的事,还是少说话。

老门牌:南京城的记忆密码西街窑湾街、大思古村、小思古巷悦来巷等等都是中华门外西侧的老街巷,对于老南京人来说,这些地名耳熟能详。然而,随着岁月的变迁,曾经的老房子在城市的迷宫里日渐消逝,墙上的老门牌也不知去向。门牌是一座房子的身份证,从开始制造出来到挂在门楣上,进入地图,归入城市档案,最后消失,它容纳了城市街道的一切变化。当一块门牌从簇新的蓝底白字搪瓷铁片,慢慢斑驳成一块博物馆里或私人收藏的旧物,刻在上面的就不再只是一个地名符号,而是一座城市的记忆。一些路标与门牌的变迁,也伴随着新居住区与建筑物的诞生生长到消失,它们是城市历史的物化符号,共同组成城市的年轮。1992年,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南京市政府从城南保护街区中打通中山南路延伸线,老街区接连拆除的序幕由此拉开。大约2007年五月一日我的《老城南印象陈列馆》开放,来参观的老城南人在“严家井”“西街”“南珍珠巷”“老坊巷”等无数老门牌面前,记忆的闸门瞬间开启,儿时在街巷里的生活场景似乎在他的眼前重现了。当时老人紧握我的手说,东北人太有心了,怎么就保留下这么多城市最平凡而重要的符号,我也是热泪盈眶只是点头,自己这没多年的坚持被老南京人认同还是激动的。城墙根下闲遛鸟、围坐长亭摆棋阵,老城南当年的生活情景,在这一块块蓝底白字的搪瓷铁片里复活成为事实。有位老人回忆,他幼时常常拖着鼻涕,跟着哥在老城南的街巷里追逐玩闹。迷宫一样曲折的街巷,巷口打闹的孩童,家家户户飘散的饭菜香,这就是我记忆里的老城南。这些满载着回忆的地方逐渐消失,一块块斑驳破旧的老门牌,唤醒了人们内心深处想要追忆的情怀。门牌是浓缩的市井文化,背后隐藏着太多城市变迁信息,特别能代表南京人的生活历史。我曾经说过老门牌像一片茶,能泡出记忆的味道”。文中很多不准确的记忆还需要同道交流指正~  

完稿时间:2021年925  上午6:59   23  

实施地点:北京昌平区小汤山高山流水文献馆

拍摄人:高山流水

作品人、老门牌收藏人:高松

*一年艺术实施计划由《高山流水文化保护基金》全程支持;

*《矿脉艺术小组》出品,高松实施完成。

 一句话:我非常祈盼能实现世界独一无二的《老门牌博物馆》梦想,希望有超前思维者合作,绝对艺术、历史、情感、社会学汇聚的人文景观流量地标。

《我与老门牌的故事365》社会学艺术计划是用2021年一年时间完成我20多年收集记录的准备,每天对一个南京老地名的回顾,用已经消失和正在消逝的老地名回味一座城市的肌理与余温,让老门牌再次出现在我身体的不同部位,再次出现在我生活的每个场景中。

小记:高松1997年开始收集南京及全国拆迁现场老门牌,被收藏同道称为收藏门牌第一人。20余年收集南京为主的不同时期老门牌众多,2014年在北京元典美术馆由策展人:方文山,出品人:谷燕与梁克刚,举办高松老门牌城市记忆文献展。与老门牌相关的社会学艺术思考开始出现,并且完成了系列老门牌当代艺术创作探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