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当年南通路“神经病”气坏老高,每天“哔哔”的黯然神伤~《我与老门牌的故事》365-251南通路

标签:
老门牌高松南京地名社会学记录社会学艺术 |
分类: 南京城市记忆 |

《我与老门牌的故事》365-251
南通路38巷(2-199号)南京下关区,中山桥所。位于南通路东段北侧,南北走向。1950年,以南通路38号得名。(1984年江苏省南京市地名录)
南通路也是下关中山桥所的,有60户号牌,东起石梁柱北端,西至石梁柱大街北端。1946年以江苏南通命名。所以这两位南通系的地名撑起了南京江边大片过往的记忆。前几期聊这周边时聊了很多,今天反倒所言无味的感觉,因为现在这里都是世茂滨江什么的超高层住宅小区了,对我来说,完全没视觉没心情可聊,过往的一切都被这高楼钉在沙滩上。还有这篇开头的南通路地名信息是我一直使用的《1984年江苏省南京市地名录》所载信息,可是我还查到,民国26年(1937)《南京行政统计报告》即载有此路名。1935年始建,以江苏省南通市“南通”命路名。不想追究这些了,总之是无味、无趣、无奈的感觉。
多年过去了,当年拆迁时,我在这里捡了很多老门牌,南通路与南通路38巷的。回想起来当时的人们走的都很匆忙,好像没有一点想念,头也不回的快速逃离这里,我看到房间内凌乱的现场,几乎什么都没拿走,几乎就是人离开了,恨这里吗?南通路是否充满着“神经气息”,不乱说了。城市的变迁如同身体,代谢中更替前行,我近期发现我都开始有“囊肿”与“皮肤小硬块”了,我也要变迁了,还每天“哔哔”。收工,今天有多位朋友来铜陵犁桥艺术村,可以高兴几天了。文中很多不准确的记忆还需要同道交流指正~
完稿时间:2021年9月23日
实施地点:北京昌平区小汤山高山流水文献馆
拍摄人:高山流水
作品人、老门牌收藏人:高松
*一年艺术实施计划由《高山流水文化保护基金》全程支持;
*《矿脉艺术小组》出品,高松实施完成。
《我与老门牌的故事365》社会学艺术计划是用2021年一年时间完成我20多年收集记录的准备,每天对一个南京老地名的回顾,用已经消失和正在消逝的老地名回味一座城市的肌理与余温,让老门牌再次出现在我身体的不同部位,再次出现在我生活的每个场景中。
小记:高松1997年开始收集南京及全国拆迁现场老门牌,被收藏同道称为收藏门牌第一人。20余年收集南京为主的不同时期老门牌众多,2014年在北京元典美术馆由策展人:方文山,出品人:谷燕与梁克刚,举办高松老门牌城市记忆文献展。与老门牌相关的社会学艺术思考开始出现,并且完成了系列老门牌当代艺术创作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