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高差点收藏“陶林二公祠”,公家出面保留复建难得6我与老门牌的故事》365-33长江东街

(2021-02-02 10:04:50)
标签:

城市记忆

民间文保

高松老门牌

长江东街

南京地名

分类: 南京城市记忆
老高差点收藏“陶林二公祠”,公家出面保留复建难得6我与老门牌的故事》365-33长江东街

《我与老门牌的故事》365-33

长江东街(号牌1-12南京玄武区,梅园新村所。南起中山东路,西至长江路。因地处长江路东端,故名。曾名督府东街、国府东街。(一九八四年南京市公安局编印的南京市街巷名册)。

长江东街8号大概是现在江苏省美术馆位置,也是“陶林二公祠”原址旁。2000年底这里好像就进入拆迁阶段了,我在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当时还不知道什么“陶林二公祠”的事,是拆房的旧木材商提供的消息,可能近期要出现一批老木材与木构件。我在拆迁现场与工人们攀谈中得知这是“陶林二公祠”,拆下的木料构件石件都要保留不能出售,我听了真是安心呀,不然这么多购买后放哪里呀!

2001年南京举办华商大会,有关部门当时考虑到大行宫市民广场总体改造效果、中山东路沿线景观,对“陶林二公祠”实施拆移复建。陶林二公祠原址位于长江东街4号,光绪九年(1883年)两江总督左宗棠为表示他对民族英雄林则徐和曾任江苏巡抚、两江总督的陶澍的追慕景仰之心而建,但祠堂使用至何时为止已经难以考证确实。该祠堂在解放初期已经改作为民居,1992年因其重要的历史价值被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但在2001年5月落架拆卸时,祠堂仍居住有将近51户居民,改建和搭建情况严重,历史风貌受到较大干扰。2001年6月,陶林二公祠这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时间过去5年后,复建新址确定在总统府东苑。据了解,当年拆下来的300多个旧构件,复建中重获新生。古建筑复建中,几乎用的全是“老零件”,这在南京还是首例。

我与长江东街的擦肩经历也是我大行宫广场建设前期走访的一部分,而这个片区的历史丰富性我在之前的老地名“大隍城巷”也提到一些,今后还要写到这里。文中很多不准确的记忆还需要同道交流指正~。

乱说几句:如果江苏省美术馆这么大政府项目实施,当年完全可以考虑融合“陶林二公祠”的原址保留或复建,因为这份原址态度的气息也是对人文历史的尊重,也是美术馆应该与时代同伴的灵动部分。如果高级的将“陶林二公祠”与现代建筑结合,可能我们今天南京又会多一份世界级传奇,而分开存在就只是分开存在的平静了,没有了化学反应与情感反应,建筑再次只是建筑,没能让建筑有历史的人文温度~(胡言乱语一笑过)。

一句话的图语:小遗憾没有将陶林历史人文信息流淌下去。

《我与老门牌的故事365》艺术计划是用2021年一年时间完成每天一个南京老地名的回顾,用已经消失和正在消逝的老地名回味一座城市的肌理与余温,让老门牌再次出现在我身体的不同部位,再次出现在我生活的每个场景中。

实施时间:2021年22 9:59    -7  

实施地点:北京昌平小汤山<高山流水文献馆>

拍摄人:高山流水

作品人、老门牌收藏人:高松

 

*一年艺术实施计划由《高山流水文化保护基金》全程支持;

*《矿脉艺术小组》出品,高松实施完成。

 

小记:高松1997年开始收集南京及全国拆迁现场老门牌,被收藏同道称为收藏门牌第一人。

20余年收集南京为主的不同时期老门牌众多,2014年在北京元典美术馆由策展人:方文山,出品人:谷燕与梁克刚,举办高松老门牌城市记忆文献展。与老门牌相关的艺术思考开始出现,并且完成了系列老门牌当代艺术创作探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