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疑似南京城最早越城祖地,西街百态烟火最后归平《我与老门牌的故事》365-29西街

(2021-01-29 09:30:27)
标签:

城市记忆

民间文保

高松老门牌

西街

南京地名

分类: 南京城市记忆

疑似南京城最早越城祖地,西街百态烟火最后归平《我与老门牌的故事》365-29西街

《我与老门牌的故事》365-29

西街(号牌1-261 2-262南京秦淮区,中华门所。位于中华门外长干桥西南,东起雨花路,西至南珍珠巷。明朝建,因地处中华门之西,故名。(一九八四年南京市公安局编印的南京市街巷名册)。

西街123-3只是西街几年的拆迁中普通一户吧,但这里疑似南京建造的第一座城池越城所在地,南京有着近2500年的建城史。公元前472年,范蠡在濒江临淮的长干里筑越城。一直到南朝,越城都在,但此后神秘消失,只剩传说。中华门外西街地区,被认为是越城遗址最有可能的所在地。“越城”,也叫越王城、范蠡城,俗称越台、越王台、范蠡台……这是南京主城区有明确记载的最早的古城。

越城一直存在到南朝末年。公元前333年,楚国灭越国,在南京设置金陵邑,但越城并没有废。史料记载,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叛乱,兵败之后,曾退保越城,后逃到丹徒。因为越城“扼淮控江”,形势险要,到六朝依然是攻守建康(南京)城南之重要堡垒,具有较为重要的军事价值。越城很重要,但它的规模其实很小,根据记载,“周回二里八十步”。也就是说,周长约合今991.44米,不足1公里,和后来的石头城、冶城等南京地区的城堡相比,规模小很多。西街考古现场发掘出多个壕沟。壕沟是城池的见证,但最早的一个壕沟,考古队认为年代比越城更久远,为西周时期的。考古队特意把出土的器物拿去做碳十四检测,年代和越城吻合。

“考古最重要的证据是文字,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直接证据。”陈大海说,先秦时期,西街地块西临大江,北滨淮水,与文献记载的越城位置、形势吻合。西街遗址发现的遗迹遗物是寻找古越城的重要线索,只是现在还缺少实物证据。他表示,西街考古依然在持续,不排除有新发现出现的可能。(特此感谢考古队陈大海的文字总结)

这个西街不是栖霞区龙潭所的龙潭街原名叫西街,西街在我的多年跟踪中是很老南京的地方,各类加工小点遍布,修绷床、弹棉花、修自行车三轮车电动车、面包加工、缝纫、修鞋、竹器店等等,挑担卖菜、走街卖酒酿、小巷中修理雨伞、吹糖人的,无数细小的生活服务场景都有。后来慢慢才知道这里是小手艺人南京老城拆迁中最后的退守地,因为拆迁年代长,房租超低,有的不用房租,房东是为了多几个人看守老房子。现在这里基本拆迁完了,不知道西街地名最后是否保留。文中很多不准确的记忆还需要同道交流指正~。

一句话的图语:西街南京城祖源。

《我与老门牌的故事365》艺术计划是用2021年一年时间完成每天一个南京老地名的回顾,用已经消失和正在消逝的老地名回味一座城市的肌理与余温,让老门牌再次出现在我身体的不同部位,再次出现在我生活的每个场景中。

实施时间:2021年1月29 9:17    -9  

实施地点:北京昌平小汤山<高山流水文献馆>

拍摄人:高山流水

作品人、老门牌收藏人:高松

 

*一年艺术实施计划由《高山流水文化保护基金》全程支持;

*《矿脉艺术小组》出品,高松实施完成。

 

小记:高松1997年开始收集南京及全国拆迁现场老门牌,被收藏同道称为收藏门牌第一人。

20余年收集南京为主的不同时期老门牌众多,2014年在北京元典美术馆由策展人:方文山,出品人:谷燕与梁克刚,举办高松老门牌城市记忆文献展。与老门牌相关的艺术思考开始出现,并且完成了系列老门牌当代艺术创作探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