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牌楼旁奇妙事,红烧肉李瑞清大师题写“経古舎碑帖書畵”《我与老门牌的故事》365-28东牌楼

标签:
城市记忆民间文保高松老地名东牌楼南京地名 |
分类: 南京城市记忆 |
《我与老门牌的故事》365-28
东牌楼(号牌1-68.2)南京秦淮区,夫子庙所。东起贡院街,西至武定桥,1864年曾国藩进驻南京,在道署街(今瞻园路)东口建一牌楼,故名。(一九八四年南京市公安局编印的南京市街巷名册)。
东牌楼68-2就是现在大约南京古玩城的位置,还有老地名大党家巷、小党家巷等地名现在都保留了,但已经没有任何可以回故的历史线索了。1997年这里开始拆迁,我在一傅姓人家发现“経古舎碑帖書畵”石碑一通,六个魏碑大字,两侧刻有“能鑒别金石,装褾尤精良,善搨碑誌,能作蟬翼、烏金諸法”,落款“玉梅花盫道士清”,此落款就是大人物李瑞清(1867年-1920年)清末民初诗人、教育家、美术家、书法家。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进士,后任翰林院庶吉士、江宁提学使、两江优级师范学堂(今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校前身)监督(校长)、江苏布政使等职。但我在犹豫纠结是否收下的几天中,石碑被同道好友老傅收走了,老傅与我的关系就不细说了,好到可以把石碑送给我的关系。就这样“経古舎碑帖書畵”李瑞清题写的现世发现唯一店招被保护下来了,石碑在江东门大屠杀纪念馆后的出租房中保存了5年,2012年出租房拆迁,老傅将石碑转给了我,我将石碑运到它的发现地不远的长乐路“秦状元府”我的《老城南印象陈列馆》展出,特别遗憾的是运输中被运输工人失手摔断,我对文物级重要历史物品的损坏只能报警备案,也没法让搬运工赔偿,他们已经吓的懵圈了,留下身份证信息登记放他们走了。可参见程远新浪博文记录“南京现存的李瑞清题刻”一文。
东牌楼这里真是出宝贝的地方,朋友老傅命好呀,在这里收到一批老字画,应该就是李瑞清题写店招的“经古舍”遗物~,从此老傅家翻身走上了光明大道。还有我也收到多块楹联匾额(已经捐献给西善桥南京记忆馆)。另外对“经古舍”后人姓傅一事一直有个猜想,原碑虽然在我的保护期残损,但该碑的拓片还是保存完整的,现藏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傅斯年图书馆。傅斯年!难道是巧合吗?“经古舍”后人也姓傅,大胆猜测:是否傅斯年的家人亲属开办的“经古舍”?是否傅斯年长辈就是“经古舍”主人?而这样的书画经营世家与社会关系影响了傅斯年?后来又被朋友老傅收到这批遗物……。奇妙世界呀!文中很多不准确的记忆还需要同道交流指正~。
一句话的图语:东牌楼旁经古舍,古董店招李瑞清。
《我与老门牌的故事365》艺术计划是用2021年一年时间完成每天一个南京老地名的回顾,用已经消失和正在消逝的老地名回味一座城市的肌理与余温,让老门牌再次出现在我身体的不同部位,再次出现在我生活的每个场景中。
实施时间:2021年1月28日
上午9:21
实施地点:北京昌平小汤山<高山流水文献馆>
拍摄人:高山流水
作品人、老门牌收藏人:高松
*一年艺术实施计划由《高山流水文化保护基金》全程支持;
*《矿脉艺术小组》出品,高松实施完成。
小记:高松1997年开始收集南京及全国拆迁现场老门牌,被收藏同道称为收藏门牌第一人。
20余年收集南京为主的不同时期老门牌众多,2014年在北京元典美术馆由策展人:方文山,出品人:谷燕与梁克刚,举办高松老门牌城市记忆文献展。与老门牌相关的艺术思考开始出现,并且完成了系列老门牌当代艺术创作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