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高歪论定义:“睡衣睡裤”南京老街小巷服饰的标配JF(街服)6我与老门牌的故事》365-23绫庄巷

(2021-01-23 11:11:32)
标签:

城市记忆

民间文保

高松老门牌

绫庄巷

南京地名

分类: 南京城市记忆

老高歪论定义:“睡衣睡裤”南京老街小巷服饰的标配JF(街服)6我与老门牌的故事》365-23绫庄巷

《我与老门牌的故事》365-23

绫庄巷(号牌1-56.1南京建邺区升州路所。东起绒庄街,西至评事街。据载原称“灵床”巷,居者恶之,因绒与绫均为织物,其意相近,故改为绫庄巷至今。(一九八四年南京市公安局编印的南京市街巷名册)。

绫庄巷地名虽然有很多传说,是“灵床”的谐音,还叫过“十三巷”,清朝时期,绫庄巷是南京云锦的会所聚集地,当年云锦同业公会会所的云章公所就位于此地。由于云锦是是一种绫罗绸缎,故得此巷名……。还有清朝二代帝师翁同龢的故居。另根据温家的家谱,官至户部、礼部侍郎,曾任咸丰、同治两代帝师,加太子少保衔的温葆深住在绫庄巷。看来绫庄巷没有被“灵床”一说影响,这条街基本保留了清代不同时期的民间建筑内部特色。

绫庄巷15号同其它号牌的清代老建筑遗存一样,在城市变迁中经历改造保护中。我也是1995年就来过这里,被那种我们东北人没见过的南方小巷迷住,街上挂的咸肉、青菜,晾晒的被褥与门口晒太阳中的闲聊,穿着睡衣拖鞋买早点的、上厕所的,睡衣在我对南京的小巷记忆中就是标配,我的任何穿着走进小巷都是另类。绫庄巷靠绒庄街南捕厅这头有一户家中还保留着安徽巢湖地区的风俗“祖宗阁”,这是我南京几十年寻访中少见的之一,南京我知道的有不到十个“祖宗阁”,在驴子巷、刘家巷、五福里、三山街等都有记录发现,我在拆迁中高价收藏保留过一套,但因为多次的仓库搬迁运输已经散落。

绫飘罗衣绸缎身,回眸市井问生存,旧宅老屋改中在,不了浪客一段情。这是清醒一代简称“清代”诗(湿)人,走街串巷自命艺术学者,经济行为预言学开编人,作者笔名:脑呆昏昏想说就说你别烦奴哈弃布.高。文中很多不准确的记忆还需要同道交流指正~。

一句话的图语:请多关照老街巷,城市灵魂的脑纹。

《我与老门牌的故事365》艺术计划是用2021年一年时间完成每天一个南京老地名的回顾,用已经消失和正在消逝的老地名回味一座城市的肌理与余温,让老门牌再次出现在我身体的不同部位,再次出现在我生活的每个场景中。

实施时间:2021年1月23 10:35    -5  

实施地点:北京昌平小汤山<高山流水文献馆>

拍摄人:高山流水

作品人、老门牌收藏人:高松

 

*一年艺术实施计划由《高山流水文化保护基金》全程支持;

*《矿脉艺术小组》出品,高松实施完成。

 

小记:高松1997年开始收集南京及全国拆迁现场老门牌,被收藏同道称为收藏门牌第一人。

20余年收集南京为主的不同时期老门牌众多,2014年在北京元典美术馆由策展人:方文山,出品人:谷燕与梁克刚,举办高松老门牌城市记忆文献展。与老门牌相关的艺术思考开始出现,并且完成了系列老门牌当代艺术创作探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