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取身边人文历史信息,确认自己人类身份,避免成为道德与金钱的禽兽6我与老门牌的故事》365-17东

标签:
城市记忆民间文保高松老门牌东河沿南京地名 |
分类: 南京城市记忆 |
《我与老门牌的故事》365-17
东河沿:(号牌1-66)南京秦淮区中华门所。位于雨花路西,南起大思古巷,北至西街。因地处玉带河东岸,故名。(一九八四年南京市公安局编印的南京市街巷名册)。
东河沿14号30号两块老门牌,同样记不清是怎么收集到的了,在查找资料中排除了板桥“东河沿”,因为时间上我记忆当时还没有去板桥。而浦口东门所的东河沿地名在我去之前很多年就并入后河沿地名了,但浦口东门的东河沿号牌是1-16号,图片中我左侧的东河沿14号有可能是浦口东门这里的几点原因:字体符合浦口区域门牌的对比确认,我对浦口东门很早年就进行了多次地毯式寻访,所以发现与收集到1984年12月前被并入后河沿的地名“东河沿”门牌完全有可能,综合上述,我判定东河沿14号门牌是南京浦口东门地区遗物。
另一块东河沿30号确定无疑是中华门外的号牌,30号在1-66号之间,而且字体完全符合南京城区老城南地区的特征,在时间点上还与我对东河沿的拆迁前后走访拍摄全面可以说明。中华门外的东河沿地名因为靠近原来的“中华门长途汽车站”,所以南面安徽地区长途汽车停靠这里较多,我几次去安徽皖南都是在这里出发。这里因此也是小旅馆较集中的,我还特意住过一次体验那份江湖感觉。是否这时想起我之前提到的红梅巷“太白堂”是清末到民国时期安徽进京的客栈一说,是否记得我提过安徽在长江上游所以称上江,南京中华门内东还有上江考棚老地名就是安徽学子的预考考场,所以南京中华门内外与安徽的联系就更加密切,南京的城南老建筑风格也就受到“徽派”建筑影响是必然了(今后会慢慢展开关于这一点的证明)。
中华门是世界级保存完整的大型门堡建筑,当然是“流”的量说明,战争的可能流量、人群迁移的流量、物资流通的流量等等,而东河沿地名又在佐证水系交运流量的可能~(已经证实南京长江到水西门到赛虹桥到秦淮河流域与通济门等等的水运航道历史重要性)。东河沿如果今天还存在,也只能是一个地名的存在了,而读取老地名中的信息就是我上世纪80年代末在辽宁大学历史档案专业学习《地名学》的延续。都关心一点身边的人类文化历史线索吧,这样也许我们才知道自己是人,不是道德与金钱的禽兽~。文中很多不准确的记忆还需要同道交流指正~。
《我与老门牌的故事365》艺术计划是用2021年一年时间完成每天一个南京老地名的回顾,用已经消失和正在消逝的老地名回味一座城市的肌理与余温,让老门牌再次出现在我身体的不同部位,再次出现在我生活的每个场景中。
实施时间:2021年1月17日
上午10:30
实施地点:北京昌平小汤山<高山流水文献馆>
拍摄人:高山流水
作品人、老门牌收藏人:高松
*一年艺术实施计划由《高山流水文化保护基金》全程支持;
*《矿脉艺术小组》出品,高松实施完成。
小记:高松1997年开始收集南京及全国拆迁现场老门牌,被收藏同道称为收藏门牌第一人。
20余年收集南京为主的不同时期老门牌众多,2014年在北京元典美术馆由策展人:方文山,出品人:谷燕与梁克刚,举办高松老门牌城市记忆文献展。与老门牌相关的艺术思考开始出现,并且完成了系列老门牌当代艺术创作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