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城市的盲童。身边记忆解药,门牌!《我与老门牌的故事》365-4大隍城巷

标签:
城市记忆民间文保大隍城巷南京地名高松老门牌 |
分类: 南京城市记忆 |
你,城市的盲童。身边记忆解药,门牌!
《我与老门牌的故事》365-4
大隍城巷:(号牌1-70)南京玄武区梅园新村所。东起长江东街,西至长江西街。因太平天国天王府隍城在此,故名。(一九八四年南京市公安局编印的南京市街巷名册)。
这个地名的知道要感谢南京老朋友李伟,1998年前后他与大翔子在北京东路中央饭店西的路边民国老建筑二楼有个房间练吉他与打鼓。那几年我们在南京搞了好几个不知名没结果的乐队,我与大蒋搞的“公园乐队”、“传教士乐队”,郭爽与小志、王亮、祁月搞的“地球之子”等等。而在李伟与翔子的房子西侧就有小巷叫“大隍城巷”与“小隍城巷”,我常去巷子里买酒~,几年之后大约2000前后这里拆迁,要建南京图书馆等,有幸捡到几块这里的老门牌~。
第四期使用大隍城巷43号门牌,就是回味记忆南京这段玩乐队的往事,还有大概叫“大明旅社”的玩古董的江湖客中心往事。现在这里只保留了中央饭店民国建筑,其它都成为了广场与地下停车场与南京图书馆,再想找到大小隍城巷的踪迹是不可能了,所以一块消失的原产地历史空间老门牌就是启动城市记忆的U盘,它存储的是这个城市消失的城市肌理与命运掌纹。今天我们低头看着手机已经成为城市历史的盲童,今天我们行走在陌生的城市,真希望找到记忆的解药,它就是老门牌,你对老门牌的每次注视都是读取城市历史的信息过程~。
《我与老门牌的故事365》艺术计划是用2021年一年时间完成每天一个南京老地名的回顾,用已经消失和正在消逝的老地名回味一座城市的肌理与余温,让老门牌再次出现在我身体的不同部位,再次出现在我生活的每个场景中。
实施时间:2021年1月4日 上午12:13
实施地点:北京昌平小汤山<高山流水文献馆>
拍摄人:高山流水
作品人、老门牌收藏人:高松
*一年艺术实施计划由《高山流水文化保护基金》全程支持;
*《矿脉艺术小组》出品,高松、高山流水实施完成。
小记:高松1997年开始收集南京及全国拆迁现场老门牌,被收藏同道称为收藏门牌第一人。
20余年收集南京为主的不同时期老门牌众多,2014年在北京元典美术馆由策展人:方文山,出品人:谷燕与梁克刚,举办高松老门牌城市记忆文献展。与老门牌相关的艺术思考开始出现,并且完成了系列老门牌当代艺术创作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