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陵》系列90:明十三陵之永陵小别补记#高山流水文献馆#201503

标签:
城市记忆民间文保文化明十三陵明永陵 |
分类: 高山流水行学天下 |






















【参考文字】
明楼,指的是帝王陵墓坟冢正前方的高楼,楼中立有圣号碑,作用相当于碑亭。十三陵的明楼建于方城(方形城台,宝城的一部分,位于坟冢正前方)之上。
明楼是十三座陵寝最主要的标志,几乎所有的关于十三陵的示意图,都用明楼作为符号标明其所出位置;站在新七孔桥上向天寿山区眺望,首先看到的就是"错落兆其间"(乾隆诗)的一座座巍峨的明楼。
明楼也是各座陵墓仅有的保存至今的建筑物,其他建筑如祾恩门、祾恩殿绝大多数都已倾圯。
十三座明楼历经数百年的风雨侵蚀和战火的破坏,大多破败不堪,解放后政府拨款对大部分明楼进行了修缮。
永陵的明楼是数百年间未经任何修葺仍然完好如初的一座,也是完全保持明代建筑原貌的明楼,这是因为这座明楼的建筑材料和多数明楼不同,多数明楼是木架梁结构,木材大多糟朽或毁于战火;而永陵是全部砖石结构,连斗拱都是仿照木架梁外形雕成的石料相互嵌合在一起的,甚至连匾额都是用整块的石板雕刻而成,通体没有任何木料,因此能完整的保存下来。
因永陵明楼规模异常宏伟,同时也特别沉重,故下面的方城不设券门(门洞),登临宝城的石道设在方城前方左右两侧。
《明陵》系列是2011年开始拍摄的,历时8年时间一点点积累完成,主要还是让孩子高山流水了解历史的一个实验吧,事实证明她真的非常喜欢明朝历史的问题,也深入了解探析了很多明朝的事。这个系列的前期有些图片以前发过,但为了《明陵》系列的完整就重复了一部分,特此说明!2019年起因为对明朝历史的喜好,我们又开始了明代大同72城堡的寻访,2019年底基本完成了72城堡的寻访拍摄。
特别感谢南京人文摄影师冯方宇陪同走访多处明十三陵遗址!
《高山流水文献馆》在城市变迁中打捞不该沉没的人类余温!
感谢【高山流水(城市记忆)文化保护基金】长期对文化艺术记录传承的支持!
我们身边流过的一切都将成为历史!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解读:
城市如同一个手掌!布满了大街小巷的掌纹!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就是穿行其间,寻找那条城市历史的生命线!
《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是用行动为笔、时间为纸、
不间断记录这个城市变迁的过程、 留取城市在时光中的片段、
剪辑记忆在生活中的足迹。 珍重自然文化与历史文化给我们的开悟与抚慰。
爱这个城市!让我们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