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记忆326:寻找晋江东石古寨#高山流水文献馆#201807

标签:
城市记忆文化保护历史行学 |
分类: 闽、琼、滇、豫、冀、晋城市记 |
【参考文字】
晋江至今已经有1700多年的历史。但是,在晋江东石有一个地方,却号称历史却比晋江更加悠长。这就是东石标志性建筑--东石古寨。
东石古寨位于晋江东石镇区西侧,濒临龙江,是一座有着近两千年历史的古寨。早在汉武帝建武年,也就是公元25年到27年,闽中畲家族南迁,来到东石这个地方,看到这里景色宜人,便在这里安营扎寨,住了下来。这里便成了畲家族酋长的住地。古寨早在公元前就建起来了,当时叫做"畲家寨",畲家寨是当时中原的畲人过来这边建的,整个寨当时只是用石头和栅木垒起来的。"畲家寨"就是"东石古寨"的前身。不过好景不长,畲家族人想在这里安居乐业的愿望并不能如愿。永平年间(公元58-78年),汉明帝为了征服散居在闽南沿海的畲家族,派兵攻打畲族,最终,畲族被征服了,不得不被迫迁徙到闽东福鼎县等地。
永嘉五年,也就是公元331年,爆发了 "五胡乱华",史称"永嘉之乱",北方多个少数民族发动大规模叛乱,匈奴更是攻陷洛阳、掳走怀帝。此时北方兵灾连连,一片混乱。当时的官员、百姓,为了避乱,纷纷南迁到相对安定的南方,这也就成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中原人民移民的高潮。 当时北方特别是洛阳,兵灾很严重。曾经有一林姓,叫做林尚书(林开基),是洛阳的尚书,当时就是从水路跑到了东石这个地方,他看到畲家寨是一个好地方,所以就在东石寨安家落户,因为当时东边有一块大石,叫做龙山石,所以"东石"的名字就是这样来的。 从此,"畲家寨"也就改名为"东石寨",而林尚书所带来的族人也就成了东石的先民。
明末,郑成功为了反清复台,借助东石寨有利的军事位置,在这里安营扎寨,把古寨作为整军练武、筹集粮饷的基地,所以当时的东石寨又叫做"郑功寨"。顺治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655年,清兵大举来犯,郑成功便派叔父郑鸿逵拆安海城又修东石寨,并在寨顶筑有水师训操台,操练水师。 现在看到的"丹心"二字,据说是郑成功写的。
在顺治十二年,因为当时清军大军压境,战事十分激烈,为了激励士兵,郑成功就写了"丹心"二字,命人把它刻在石头上,后来我们东石人就把这块石头叫做"丹心石",现在它也成了东石镇的标志之一。
这次福建记忆能够继续,特别感谢《西风的话》电影剧组给我们提供的机会,感谢剧组投资方制片人与导演团队及全体工作人员对高山流水的关爱!
《高山流水文献馆》在城市变迁中打捞不该沉没的人类余温!
感谢【高山流水(中国城市记忆)文化保护基金】长期对民间民俗文化记录传承的支持!
我们身边流过的一切都将成为历史!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解读:
城市如同一个手掌!布满了大街小巷的掌纹!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就是穿行其间,寻找那条城市历史的生命线!
《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是用行动为笔、时间为纸、
不间断记录这个城市变迁的过程、 留取城市在时光中的片段、
剪辑记忆在生活中的足迹。 珍重自然文化与历史文化给我们的开悟与抚慰。
爱这个城市!让我们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