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记忆193:明长城遗址袁治梁段五分之一篇#高山流水文献馆#201903

标签:
城市记忆文化保护历史行学 |
分类: 高山流水行学天下 |
这段明长城遗址袁治梁段位于天镇县谷前堡镇袁治梁村是瓦窑口回白羊口村镇宁堡中间,墙体与墩台保存相对完整。在历史上,天镇县所辖地域一直是汉族与北方蒙古游牧民族相融相争的地方,长城作为一项军事防御工程,为边防安定,开发屯田等起到了巨大作用。天镇县境内的明长城大都依山起伏,因山脉蜿蜒,经历了500年的风雨剥蚀以及战火硝烟。
但也有很多问题还没有了解透彻,希望有同道朋友指点,这段明长城遗址是单墙还是走马双墙?
历史上是包砖的吗?墙体上这些被小动物制造的洞洞是原来墙体质量问题吗?历史上墩台是否需要士兵上去?
如何上去?墩台点火用柴是否有烟色要求与区分?……
我也会近期收集资料学习这些问题,但我想一起探讨会记忆更鲜活!期待你的指导交流。
这次继续山西记忆系列,是长城遗址与古堡寻访,是在原来的山西吕梁78期系列加山西大同老街寻访112期后
开始计数191期。这次寻访重点是大同72堡城,但顺路当然不能放过这些村堡、明城长城遗址、汉长城遗址等等
了!因为只是开始了第一阶段寻访,只到了山西左云县就返京了,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拍摄设备准备不足,
在风沙大的环境中相机灰尘严重,后期看图已经无法再继续拍摄了,拍摄也是废片。另一个原因是一周寻访
有些太兴奋了,走到双腿酸疼,休息一天还是没有缓解,所以回京。2019年5月15日继续第二阶段寻访,听
当地人讲这个时间大地才开始冒绿,准备,这次要好好准备!
【参考文字】
《高山流水文献馆》在城市变迁中打捞不该沉没的人类余温!
感谢【高山流水(中国城市记忆)文化保护基金】长期对民间民俗文化记录传承的支持!
我们身边流过的一切都将成为历史!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解读:
城市如同一个手掌!布满了大街小巷的掌纹!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就是穿行其间,寻找那条城市历史的生命线!
《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
是用行动为笔、时间为纸、不间断记录这个城市变迁的过程、留取城市在时光中的片段、
剪辑记忆在生活中的足迹。珍重自然文化与历史文化给我们的开悟与抚慰。
爱这个城市!让我们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