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福建记忆312:石狮永宁卫城北门下沟#高山流水文献馆#201807

(2019-03-24 10:10:17)
标签:

城市记忆

文化保护

历史

行学

分类: 闽、琼、滇、豫、冀、晋城市记

福建记忆312:石狮永宁卫城北门下沟#高山流水文献馆#201807

福建记忆312:石狮永宁卫城北门下沟#高山流水文献馆#201807

福建记忆312:石狮永宁卫城北门下沟#高山流水文献馆#201807

福建记忆312:石狮永宁卫城北门下沟#高山流水文献馆#201807

福建记忆312:石狮永宁卫城北门下沟#高山流水文献馆#201807

高山流水行学天下的路一直在进行,这些旧街老巷中的文化遗存最真实,生活是感悟与行走的哲学!

参考文字

永宁形同鳌鱼卧滩,所有街道将永宁城环绕起来,又形如一个八卦,古街道的布局又如一古篆"寿"字。八卦街一开始都很繁荣,中心点是永宁街上的中开封。相传建城时,在这里放罗盘,到大东门140丈,到北门110丈,到南门140丈。当时没有到西门的路。 到西门的路是在清代建的,从中开封通往西门的路135丈,就是现在的永宁旧街,俗称"剖腹街"。城中分铺,东西计三十三,铺中分甲,东西大街直贯,南北长街纵横全城,民居鳞次栉比。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倭寇入侵永宁湾,当地居民奋起抗击,拆旧城西南部分城墙另建一寨,后于康熙年间又经施琅重新修建,亦形成一座小石城,俗称新城,但其规模比旧城略小。

永宁卫城建于地势陡峻的山坡上,城内有娘妈山、象山、莺山等三山。卫城居高临下,北依五虎山作屏障,俯瞰永宁港海面。当时筑城时,不采五虎山之石,舍近求远而取蚶江、祥芝沿海之石,就是为保留完整的五虎屏障。

永宁卫城内有大东门的临水宫、小东门的玄坛宫、西门的宴公宫、南门的天妃(妈祖)宫、北门的玄天上帝(真武)庙等五大寺庙。城外有石将军、耶苏基督教堂、日本真宗教会及其他普通寺庙二三十处。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春,清政府采纳黄梧的"平海五策",颁布迁界令,俗称"辛丑播迁",强迫沿海居民内迁三十里,片板不得下海,违者处死,永宁卫城被拆去筑杆头寨。至光绪年间,从北门至大东门、小东门一段城墙尚保存完整,南门、西门仅存墙基。

1956年后,又几次被拆,城石用去盖基督教堂和建水利工程,吊桥的桥板、桥基大部分成为群众盖房的石料。到70年代,连城基也荡然无存,只残留一些土墙依稀可见。

待续……


高松语:石狮市是我30年前就来过的发达地区,因为发达所以城市改造进程也就更快了。有时候我都希望象2018年前后这样,石狮的发展势头不是那么猛烈了,可以静静的缓和一下,不然真的会把城市最后的心脏“九街十一巷”全部毁掉。仅存的这些老街还留着最后的城市记忆根,来晚了呀,但还是要记录下2018年的城市石狮市!希望给后人参考怀念。

这次福建记忆能够继续,特别感谢《西风的话》电影剧组给我们提供的机会,感谢剧组投资方制片人与导演团队及全体工作人员对高山流水的关爱!


《高山流水文献馆》在城市变迁中打捞不该沉没的人类余温!

感谢【高山流水(中国城市记忆)文化保护基金】长期对民间民俗文化记录传承的支持!

 

我们身边流过的一切都将成为历史!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解读:

城市如同一个手掌!布满了大街小巷的掌纹!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就是穿行其间,寻找那条城市历史的生命线!

 

《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是用行动为笔、时间为纸、

不间断记录这个城市变迁的过程、 留取城市在时光中的片段、

剪辑记忆在生活中的足迹。 珍重自然文化与历史文化给我们的开悟与抚慰。

爱这个城市!让我们行动吧!

                   高山流水之父:高松

福建记忆312:石狮永宁卫城北门下沟#高山流水文献馆#20180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