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记忆306:石狮永宁卫城城隍庙与清代永宁城图#高山流水文献馆#201807

标签:
历史行学文化保护城市记忆 |
分类: 闽、琼、滇、豫、冀、晋城市记 |
高山流水行学天下的路一直在进行,这些旧街老巷中的文化遗存最真实,生活是感悟与行走的哲学!
【参考文字】
永宁城隍庙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道光十五年(1835)经由乡贤蔡名标发动各方善信,捐资进行扩建。清.光绪年间,再由港边村乡贤佘马堆前往菲律宾,向乡侨筹募资金加以整修、挺高门楼,方形成今日之大观。
永宁城隍庙座北朝南,建筑面积1407平方米,占地2800平方米。以中轴线为基准,由门楼、前殿、戏台、拜亭、主殿、和左右厢房组成。主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殿前有檐楼,抬梁式木结构。前后殿均为重檐歇山式屋顶,余为单檐歇山顶。
庙中除供奉城隍爷外,尚有二十四司、四大将、三夫人、役吏差官近百尊神像,俨然一派封建王朝州府衙门的缩影,是闽南地区少有的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一座城隍庙。
永宁城隍庙建筑艺术结构严整、精美。其书法、联文、木雕、石雕、砖刻均出自明、清高手。门楼两侧的"雷厉""风行"四个石刻大字,书法遒劲、端庄大气,令人赞叹不已。拜亭两侧的清代石雕狮子栩栩如生,雕工精湛,堪称石雕精品。庙内尚保存道光重修碑记、碑序各一方,对研究清代闽台关系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由于永宁城隍庙建筑之恢宏,规制之完备,在福建省同类建筑中具有典型代表性,且在闽南、台湾及东南亚地区有较大的影响。1996年2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列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待续……
高松语:石狮市是我30年前就来过的发达地区,因为发达所以城市改造进程也就更快了。有时候我都希望象2018年前后这样,石狮的发展势头不是那么猛烈了,可以静静的缓和一下,不然真的会把城市最后的心脏“九街十一巷”全部毁掉。仅存的这些老街还留着最后的城市记忆根,来晚了呀,但还是要记录下2018年的城市石狮市!希望给后人参考怀念。
这次福建记忆能够继续,特别感谢《西风的话》电影剧组给我们提供的机会,感谢剧组投资方制片人与导演团队及全体工作人员对高山流水的关爱!
《高山流水文献馆》在城市变迁中打捞不该沉没的人类余温!
感谢【高山流水(中国城市记忆)文化保护基金】长期对民间民俗文化记录传承的支持!
我们身边流过的一切都将成为历史!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解读:
城市如同一个手掌!布满了大街小巷的掌纹!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就是穿行其间,寻找那条城市历史的生命线!
《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是用行动为笔、时间为纸、
不间断记录这个城市变迁的过程、 留取城市在时光中的片段、
剪辑记忆在生活中的足迹。 珍重自然文化与历史文化给我们的开悟与抚慰。
爱这个城市!让我们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