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高山流水文献馆
高山流水文献馆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0,851
  • 关注人气:33,04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福建记忆303:石狮永宁卫城鳌水书院(文祠)#高山流水文献馆#201807

(2019-03-15 08:07:17)
标签:

城市记忆

行学

历史

文化保护

分类: 闽、琼、滇、豫、冀、晋城市记
福建记忆303:石狮永宁卫城鳌水书院(文祠)#高山流水文献馆#201807

福建记忆303:石狮永宁卫城鳌水书院(文祠)#高山流水文献馆#201807

福建记忆303:石狮永宁卫城鳌水书院(文祠)#高山流水文献馆#201807

福建记忆303:石狮永宁卫城鳌水书院(文祠)#高山流水文献馆#201807

福建记忆303:石狮永宁卫城鳌水书院(文祠)#高山流水文献馆#201807

福建记忆303:石狮永宁卫城鳌水书院(文祠)#高山流水文献馆#201807

福建记忆303:石狮永宁卫城鳌水书院(文祠)#高山流水文献馆#201807

福建记忆303:石狮永宁卫城鳌水书院(文祠)#高山流水文献馆#201807

福建记忆303:石狮永宁卫城鳌水书院(文祠)#高山流水文献馆#201807

福建记忆303:石狮永宁卫城鳌水书院(文祠)#高山流水文献馆#201807

福建记忆303:石狮永宁卫城鳌水书院(文祠)#高山流水文献馆#201807

高山流水行学天下的路一直在进行,这些旧街老巷中的文化遗存最真实,生活是感悟与行走的哲学!

参考文字

清道光版《晋江县志》、《福建通志》载:“陈用之,成化中永宁卫知事,永宁海上地,弦诵声稀,用之访诸贵胄及戎籍子弟之秀者……”说起鳌水书院,必先提起陈用之。明成化年间,他任永宁卫知事,当时永宁城中子弟,大多以习武为进身之阶,不愿学习诗书道艺。为扭转文风不振的局面,陈用之在永宁兴办了鳌水书院,“用之访诸贵胄及戎籍子弟之秀者”。

  它是石狮至今保存较完整的一座书院。由郑天应、李显扬两位老师编撰的《鳌城稽古》一书中描述到,其坐落于永宁东隅,紧邻观日台、镇海石等名迹,地脉空旷,环境幽雅。历经倭患,仅余残迹,直至清乾隆年间重建,方成后来之规模。

  如今,这座书院以徽国文公祠存世,为世人所熟知。研究永宁文化的学者认为,从鳌水书院建立至新中国成立,它都是永宁文化的发祥地。当时比较罕见的电影,如轰动一时的古装戏“白蛇传”、“云罗山”等,在此供应。1976年,承蒙旅菲侨亲鼎力支持,在文祠一带兴建永宁中心小学校园,文祠成了中心小学的办公室。从此,文祠四周,鸟语花香、书声琅琅,成为永宁培养人才的摇篮。

  永宁学者郑天应告诉记者,为使石狮仅有的一座文庙重现当年人文风采,永宁镇正筹划按“修古复古、修旧如旧”原则,准备加以修建。文祠东侧的中心小学校区石结构建筑已于2011年拆除重建,成为永宁中心幼儿园新园区。

  记者来到徽国文公祠,历经几百年风风雨雨,文祠已然稍显沧桑,但一旁的参天大榕树,青翠欲滴,郁郁葱葱,在风中飒飒作响,与一旁的中心幼儿园传来的孩子们的笑声互相呼应,诉说着鳌水书院几百年孕育人才、传承文化的辉煌事迹。

  郑天应告诉记者,自鳌水书院建立,陈用之聘用名士来此教书,“向诸先生传授经史及诸子百家学说”,经多年悉心教导,培养出人才三十多人,如名儒张书昭、书法家张寿、诗人干宗亮等,还培养了许多文韬武略的人才,如抗倭英雄王世实、尤天爵、武探花陈有刚等。

  在文祠大门石刻上,一副对联提醒世人,这里曾经孕育英才“致知格物承先启后 兴学树人继往开来”。正如书院的创始人所希望的,该书院起到了教书育人、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如今,永宁一带教育事业繁荣兴盛,诸如永宁中学、永宁中心小学、永宁中心幼儿园等,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人才,文风鼎盛,其中应该有鳌水书院的一份功劳吧!

  (记者 高荣芳)

待续……


高松语:石狮市是我30年前就来过的发达地区,因为发达所以城市改造进程也就更快了。有时候我都希望象2018年前后这样,石狮的发展势头不是那么猛烈了,可以静静的缓和一下,不然真的会把城市最后的心脏“九街十一巷”全部毁掉。仅存的这些老街还留着最后的城市记忆根,来晚了呀,但还是要记录下2018年的城市石狮市!希望给后人参考怀念。

这次福建记忆能够继续,特别感谢《西风的话》电影剧组给我们提供的机会,感谢剧组投资方制片人与导演团队及全体工作人员对高山流水的关爱!


《高山流水文献馆》在城市变迁中打捞不该沉没的人类余温!

感谢【高山流水(中国城市记忆)文化保护基金】长期对民间民俗文化记录传承的支持!

 

我们身边流过的一切都将成为历史!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解读:

城市如同一个手掌!布满了大街小巷的掌纹!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就是穿行其间,寻找那条城市历史的生命线!

 

《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是用行动为笔、时间为纸、

不间断记录这个城市变迁的过程、 留取城市在时光中的片段、

剪辑记忆在生活中的足迹。 珍重自然文化与历史文化给我们的开悟与抚慰。

爱这个城市!让我们行动吧!

                   高山流水之父:高松

福建记忆303:石狮永宁卫城鳌水书院(文祠)#高山流水文献馆#20180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