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记忆461: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银山塔林(6)#高松文献馆#2018年9月

(2019-01-05 07:55:37)
标签:

城市记忆

民间文保

文献摄影

文化

历史

分类: 北方记忆
北京记忆461: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银山塔林(6)#高松文献馆#2018年9月

北京记忆461: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银山塔林(6)#高松文献馆#2018年9月

北京记忆461: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银山塔林(6)#高松文献馆#2018年9月

北京记忆461: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银山塔林(6)#高松文献馆#2018年9月

北京记忆461: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银山塔林(6)#高松文献馆#2018年9月

北京记忆461: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银山塔林(6)#高松文献馆#2018年9月

北京记忆461: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银山塔林(6)#高松文献馆#2018年9月

北京记忆461: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银山塔林(6)#高松文献馆#2018年9月

北京记忆461: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银山塔林(6)#高松文献馆#2018年9月

北京记忆461: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银山塔林(6)#高松文献馆#2018年9月

【参考文字】

 

银山塔林位于昌平区城北30公里处,是国务院公布的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十三陵特区办事处主要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西湖雷峰塔的风格,又有兔耳岭的天然公园之美。辽金以来北方佛教圣地,为明清时期"燕平八景"之一。位于昌平区北部,原名"铁壁银山",因悬崖陡峭如同高大的墙壁一样,色黑如铁,而大雪之后漫山皆白,山色如银而得名。

银山塔林为辽金时代名寺--法华寺高僧的墓塔。据考证,北京昌平区天寿山东北,海子村西南的银山南麓,是中国辽金时代的寺院云集之处,当时有大小寺院庵堂72所,法华寺就是其中最大的一座。

法华寺创建于金天会三年(1125年),寺内的高僧圆寂后,即被葬在寺旁墓地,并建墓塔。随着时间的推移,葬在这里的高僧越来越多,所建的墓塔在当时已形成塔林。由于年代久远,现仅存墓塔七座,其中金代五座,元代二座,今日统称银山塔林。

金代所建五塔形制相同,皆为密檐式砖塔,高20-30米,外形高大挺拔,塔身细部均有精细雕饰,很像佛塔。元代二塔则比较小巧,一个是密檐式塔,另一个为密檐阁式与覆钵式相结合。

银山,因秋去冬来,瑞雪纷飞,山岩银装素裹,冰雪层积而得名,又因山岩陡峭,岩壁色黑如铁,称为"铁壁",合称"银山铁壁"。为明清时期"燕京八景"之一。

山峦的分布,有前、中、后三座主峰。其中中峰"独出云霄"在三峰中最高,海拔达726.81米。

唐朝时,银山已建有华严寺等寺院,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名僧邓隐峰曾在此山修行。辽寿昌年间(1095-1101年),满公禅师又在此山创建了宝岩寺,其后通理、通圆、寂照三位禅师又先后在此说法修行,金天会年间(1123-1135年),云门宗名僧佛觉大禅师海慧(?-1145年)来到此山,于天慧三年重建庙宇,名大延圣寺,寺有殿宇三重。此后,殿宇丹墀之间先后建有埋葬金代名僧舍利的密檐式砖塔五座。其中,中为某国佛觉大禅师塔,左前为晦海某国佛觉大禅师塔,右前为懿行禅师塔,左后为虚静禅师实公灵塔,右后为圆通大禅师善公灵塔。初步形成了一个与寺院建筑融为一体,布局相对集中的塔林区域.

元朝及其以后,银山一带的寺院建筑又不断又增加和改建情况。明宣德四年(1429年)四月,司设太监监吴亮出资重修大延圣寺。正统二年,(1437年)二月告成。同年,明英宗朱祁镇钦赐寺额"法华禅寺"。当时的法华禅寺,有殿五座,山门、禅堂、方丈斋厨大小建筑完整齐配,大为银山一带主寺,其所领还有周围许多小寺,时称七十二庵。此后,加遭兵燹,且年深岁久,风雨摧残,寺院建筑残坏严重.成化二十年(1484年)二月至五月间,神宫监太监余文同募缘僧人福清、福瑞、如山等人再次组织修缮,不仅中轴线上的店堂全部修葺坚固,且左伽蓝堂,右祖师堂,以及廊庑、僧房等也全部修饰一新。

清朝康熙十三年(1674年)四月,法华寺曾再度修缮。银山所存其他寺庙建筑,按光绪《昌平州志》记载,还有铁壁寺、弥勒院、碧峰庵、逊峰庵、松棚庵等数区。

金、元、明、清四代银山相继建成众多僧人墓塔,形制大多为覆钵式喇嘛塔。这些形体各异、大小不一的僧人墓塔有的分布在法华寺院内,有的分布在银山山麓其他地方,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塔林区,世有"银山宝塔树不清"之说。

除上述寺院、古塔外,银山在明清时期还保存着许多其他古迹和景观。前面山峰的山腰处,有邓隐峰的说法台(又作"诵经台");岭边一松"曲如?枷",为邓隐峰的"衣挂树";寺院内外有许多碑刻。此外,还有古佛岩、太虎石、天清石、重石洞、华崖洞、思义洞、朝阳洞、白银洞、喷泉,以及三峰拥翠、东山晚照、寒泉浸月等人文及自然景观。

1979年8月2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银山宝塔"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2月8日,国务院公布"八达岭-十三陵风景名胜区"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保护区,银山为其中景区之一,面积为17平方公里。1988年1月13日,"银山塔林"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松文献馆》在城市变迁中打捞不该沉没的人类余温!

感谢【高山流水(中国城市记忆)文化保护基金】长期对民间民俗文化记录传承的支持!

 

我们身边流过的一切都将成为历史!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解读:

城市如同一个手掌!布满了大街小巷的掌纹!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就是穿行其间,寻找那条城市历史的生命线!

 

《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是用行动为笔、时间为纸、

不间断记录这个城市变迁的过程、 留取城市在时光中的片段、

剪辑记忆在生活中的足迹。 珍重自然文化与历史文化给我们的开悟与抚慰。

爱这个城市!让我们行动吧!

                   高山流水之父:高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