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记忆泰州147:姜堰北大街油厂旧址补记#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6年6月

标签:
城市记忆考古历史行学 |
分类: 江苏记忆 |
北大街河东街区域按我的感觉快到结束的时间了,只有赶快记录下来吧,今后这样的生活态不会多见了!
【参考文字】
姜堰由水而生,古时,长江、淮河、黄海三水在姜堰汇聚,故称"三水"。又因三水汇聚,冲击成塘,塘水多旋涡,形似人指罗纹,又名"罗塘"。北宋年间,洪水泛滥,姜仁惠、姜谔父子仗义疏财,率领民众筑堰抗洪,保护了一方百姓生命财产,古镇由此名为姜堰,至今流芳千年。
姜堰属泰州。崇祯《泰州志》载:"《禹贡》(泰州)淮海为扬州,言北据淮,东距海为扬州之域。周武王封泰伯于吴,其地属吴。元王三年(前473)越灭吴而不能正江淮之地,遂属楚……"近代考古证实,6800年前姜堰地区就有人类活动了。
春秋战国时历属吴、越、楚。楚时为海阳邑地,秦代属东海郡(一说九江郡),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置海陵县,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改海陵为吴陵,武德七年复称海陵,南唐元元年(937年)年升为泰州。民国初年废州设县,县治泰州。
1940年10月,泰县抗日民主政权于海安建立。
1949年5月,泰县人民政府驻姜堰镇西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泰县与县级泰州市两度分合,1962年1月复称泰县,县治姜堰镇。
1994年撤县设市,改称姜堰市。1996年隶属新设立的地级泰州市。
2012年12月,经国务院和省政府批准,撤销县级姜堰市,设立泰州市姜堰区。
继续接2009年的泰州记忆,大概是2009年对泰州部分城区老街进行过记录拍摄,现在看来是太重要了,记得当年网友天羊乐陪同我走街穿巷,现在回想快10年了,这条城市记忆的路很长,就看你能否走的更远。
2016年5月底陪孩子高山流水去江苏泰州拍电影《老爸同学》,感谢电影制片方与导演给予的机会,我们当然也要珍惜这次行程了,开车从北京提前出发几天对淮安、宝应、高邮界首、泰州、姜堰、黄桥等进行了行学寻访。
感谢【高山流水(中国城市记忆)文化保护基金】长期对民间民俗文化记录传承的支持!
我们身边流过的一切都将成为历史!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解读:
城市如同一个手掌!布满了大街小巷的掌纹!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就是穿行其间,寻找那条城市历史的生命线!
《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是用行动为笔、时间为纸、
不间断记录这个城市变迁的过程、 留取城市在时光中的片段、
剪辑记忆在生活中的足迹。 珍重自然文化与历史文化给我们的开悟与抚慰。
爱这个城市!让我们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