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记忆之扬州126:宝应笏板桥旁同松巷#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6年5月

标签:
城市记忆考古历史行学 |
分类: 江苏记忆 |
【参考文字】宝应生活网,作者:画川居士
感谢作者的文字!
笏板桥真的很小,长约五米,宽也不过四米,位于小南门街的中首。宝应的城市河上有很多小桥,别说农村,即使土生土长的宝应城上人,也未必都知道城内有个小桥叫笏板桥,尽管它还紧挨着大名鼎鼎的孔庙。
按城建局立的碑文上讲,因靠孔庙而得名,就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了。张仙庙桥靠张仙庙叫张仙庙桥,城隍庙桥靠城隍庙叫城隍庙桥,此笏板桥靠孔庙,为啥不叫孔庙桥呢?其实,略有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笏是古代大臣上殿面见君王时的工具,根据现存的实物看,笏板长约75公分,宽约45公分,厚约0.5公分。一个象牙笏板现在的拍卖价起码在五万左右。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指示,亦可以将要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据文献记载,唐代五品以上用象牙笏,五品以下用竹木笏。明代五品以上执笏,五品以下不执笏。从清代开始,笏就不用了。用笏板来命名此桥肯定有说法,而绝不是城建部门说的因在孔庙南边而得名
2016年5月底陪孩子高山流水去江苏泰州拍电影《老爸同学》,感谢电影制片方与导演给予的机会,我们当然也要珍惜这次行程了,开车从北京提前出发几天对淮安、宝应、高邮界首、泰州、姜堰、黄桥等进行了行学寻访。
感谢【高山流水(中国城市记忆)文化保护基金】长期对民间民俗文化记录传承的支持!
我们身边流过的一切都将成为历史!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解读:
城市如同一个手掌!布满了大街小巷的掌纹!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就是穿行其间,寻找那条城市历史的生命线!
《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是用行动为笔、时间为纸、
不间断记录这个城市变迁的过程、 留取城市在时光中的片段、
剪辑记忆在生活中的足迹。 珍重自然文化与历史文化给我们的开悟与抚慰。
爱这个城市!让我们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