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苏记忆之扬州124:宝应小南门遗址#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6年5月

(2017-06-02 08:19:59)
标签:

城市记忆

考古

历史

行学

分类: 江苏记忆
江苏记忆之扬州124:宝应小南门遗址#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6年5月

江苏记忆之扬州124:宝应小南门遗址#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6年5月

江苏记忆之扬州124:宝应小南门遗址#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6年5月

江苏记忆之扬州124:宝应小南门遗址#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6年5月

江苏记忆之扬州124:宝应小南门遗址#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6年5月

江苏记忆之扬州124:宝应小南门遗址#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6年5月

江苏记忆之扬州124:宝应小南门遗址#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6年5月

江苏记忆之扬州124:宝应小南门遗址#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6年5月

【参考文字】

 

“小南门”又称“迎秀门” 宝应古城墙门第五门

      众所周知,全国各地的城墙门大多只有东西南北四门,但是唯独宝应与众不同,有五座城门哦,多出一个“小南门”,又称“迎秀门”。
      为啥多的呢?原来宝应自明嘉靖三十七年(1588年)复修城池后,科名不旺。(阅隆庆至万历癸已)40年仅有2人登科。万历13年,知县韩介听信堪舆家言,“宝应之所以科举不兴,是因为孔庙前没有出路。”于是他下令在泮池前的玉带河上架起一桥名迎秀桥,塞便益门,开小南门,曰迎秀门,直对孔庙大成殿,以迎湖秀(大运河和宝应湖)。这个新城门就叫小南门,这条路两边后来有了住户就称小南门街。
      据说从城门改造以后,宝应登科的人果然就越来越多了,在清代还出现了状元、榜眼、探花“三鼎甲”,这在全国县、市中也是不多见的。拂去历史的尘垢,以上的评述也许会使你付之一笑。然而,当你驻足小南门街南首,远眺在一条中轴线上的玲珑的石板街,巍峨的迎秀门,壮观的大成殿,既远且近,既近且近,便觉得有秀气、灵气、浩气在凝聚,在升腾,不亦奇哉!
      从改建迎秀门以来到现在已有400多年,不过很可惜,宝应的古城墙都没有保存下来,唯有“小南门遗址”,不然我们也可以瞻仰一下古人留给我们的遗物,回味一下五个城门的故事会别有一番滋味。


扬州唯一文庙宝应学宫外迎秀桥,宝应城内,与张仙庙桥同样是长条石拼铺的,还有县学宫泮池前原来的迎秀桥,也叫状元桥。学宫景点改造后,原长条石不知去向,取而代之的是故意让人车攀越困难的拱桥。后来,大概民声鼎沸,市政部门便在拱桥的紧左边,又建了一座平桥。现在两桥并存,弄得不伦不类。行人多走平桥,拱桥便成为一件不协调的摆设。还不如追寻回原来的长条石,来一个修旧如旧,还历史以原貌。


2016年5月底陪孩子高山流水去江苏泰州拍电影《老爸同学》,感谢电影制片方与导演给予的机会,我们当然也要珍惜这次行程了,开车从北京提前出发几天对淮安、宝应、高邮界首、泰州、姜堰、黄桥等进行了行学寻访。


感谢【高山流水(中国城市记忆)文化保护基金】长期对民间民俗文化记录传承的支持!

 

我们身边流过的一切都将成为历史!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解读:

城市如同一个手掌!布满了大街小巷的掌纹!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就是穿行其间,寻找那条城市历史的生命线!

 

《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是用行动为笔、时间为纸、

不间断记录这个城市变迁的过程、 留取城市在时光中的片段、

剪辑记忆在生活中的足迹。 珍重自然文化与历史文化给我们的开悟与抚慰。

爱这个城市!让我们行动吧!

                   高山流水之父:高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