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记忆151:松江兴圣教寺塔全国重点文保单位#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5年9月

标签:
城市记忆老街巷历史行学 |
分类: 上海记忆 |
【参考文字】
兴圣教寺塔,俗名"方塔",坐落在上海市松江区的方塔园内。此塔在公元1068-1094年间(宋代熙宁至元佑年间)建于兴圣教寺--该寺建于公元949年(五代后汉乾佑二年),在元代被毁--内,故名兴圣教寺塔。于1975-1977年经历复原大修。塔为楼阁式砖木结构,高42.5米,四面九级,因塔的平面呈四方形而俗称方塔。该塔大出檐,瘦塔身,沿袭了唐代砖塔的建筑风格,被认为是江南造型最美的塔之一。另外,它保留了大量宋代原物,为江南古塔建筑所罕见。1996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照壁前面就是古水陆池。古水陆池是原兴圣教寺放生池,但是古水陆池的开凿年代要比兴圣教寺还早。据松江府志记载,水陆池开凿于五代后汉乾佑年间(948-955),最开始是在华亭府的市河边上,后来与市河相通,池上原有古桥,桥边有寺庙,周遭古木苍翠,游人如织。传说建池时有巨鳖于其内,又有巨龟在水陆池听经的传说。建方塔园时古水陆池被保护了下来。清道光年间诗人汪巽东的《云间百咏》曾写道:白足临流罢讲经,浮屠高高插青冥。书声夜雨棠溪舍,可有神龟上彻听。
2015年9月底参加上海松江艺术展,带高山流水寻访松江最后的老街巷!
感谢【高山流水(中国城市记忆)文化保护基金】长期对民间民俗文化记录传承的支持!
我们身边流过的一切都将成为历史!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解读:
城市如同一个手掌!布满了大街小巷的掌纹!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就是穿行其间,寻找那条城市历史的生命线!
《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是用行动为笔、时间为纸、
不间断记录这个城市变迁的过程、 留取城市在时光中的片段、
剪辑记忆在生活中的足迹。 珍重自然文化与历史文化给我们的开悟与抚慰。
爱这个城市!让我们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