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苏记忆之淮安52:河下古镇石板街竹巷#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6年5月

(2017-03-14 05:57:58)
标签:

城市记忆

历史

文化

行学

考古

分类: 江苏记忆
江苏记忆之淮安52:河下古镇石板街竹巷#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6年5月

江苏记忆之淮安52:河下古镇石板街竹巷#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6年5月

江苏记忆之淮安52:河下古镇石板街竹巷#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6年5月

江苏记忆之淮安52:河下古镇石板街竹巷#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6年5月

江苏记忆之淮安52:河下古镇石板街竹巷#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6年5月

江苏记忆之淮安52:河下古镇石板街竹巷#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6年5月

江苏记忆之淮安52:河下古镇石板街竹巷#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6年5月

江苏记忆之淮安52:河下古镇石板街竹巷#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6年5月

江苏记忆之淮安52:河下古镇石板街竹巷#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6年5月

江苏记忆之淮安52:河下古镇石板街竹巷#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6年5月

【参考文字】

河下古镇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西北隅,古邗沟入淮处的古末口,曾名北辰镇,是淮安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保护区之一。这里曾诞生巾帼英雄梁红玉、大文学家吴承恩等历史名人。明清两代这里曾出过67名进士、123名举人、12名翰林,有“进士之乡”之称,文化底蕴十分深厚。

 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凿了沟通长江和淮河的邗沟,在淮安城北河下(当时称末口)与淮河相接,以利于向北方运送军队和粮草。公元605年,隋炀帝又开凿了大运河(当时称山阳渎),沟通江淮的水路交通。周世宗(955-960)伐南唐以后,即于此建满浦关以通水路。后又建坝筑闸,更将闸改为坝。宋隆兴中(1163-1164),魏胜与金人打仗,即由此调兵运粮。韩世忠、梁红玉曾驻兵于此,与金兵对抗。在元朝时,山阳县儒学就建在河下,到了明朝洪武年间才迁入县城。清代朝廷特派盐运使驻于淮安河下,主管盐政,并分巡各盐场。沿海各地所产淮盐,全部运到河下,经检验抽税后再分运各地销售。河下为淮安重要的商埠。


2016年5月底陪孩子高山流水去江苏泰州拍电影《老爸同学》,感谢电影制片方与导演给予的机会,我们当然也要珍惜这次行程了,开车从北京提前出发几天对淮安、宝应、高邮界首、泰州、姜堰、黄桥等进行了行学寻访。


感谢【高山流水(中国城市记忆)文化保护基金】长期对民间民俗文化记录传承的支持!

 

我们身边流过的一切都将成为历史!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解读:

城市如同一个手掌!布满了大街小巷的掌纹!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就是穿行其间,寻找那条城市历史的生命线!

 

《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是用行动为笔、时间为纸、

不间断记录这个城市变迁的过程、 留取城市在时光中的片段、

剪辑记忆在生活中的足迹。 珍重自然文化与历史文化给我们的开悟与抚慰。

爱这个城市!让我们行动吧!

                   高山流水之父:高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